Board logo

標題: 世紀大旱 席捲北半球 [打印本頁]

作者: scum132    時間: 2011-6-10 06:25 PM     標題: 世紀大旱 席捲北半球

【新華社】
, B' M* ?0 f- ?1 i) M德國、法國、英國、美國、中國……2011年上半年,一場罕見的大旱席捲北半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都受到嚴重影響。大旱過去後,部分國家又發生洪澇災害。這場罕見的氣候災難成因何在?人類應該如何應對類似的極端氣候災難?
- i) B) [1 y/ @5.39.217.76
5 Y' k- L7 z& A# E; A3 i" Ftvb now,tvbnow,bttvb世紀大旱 席捲北半球
/ D( Z: [1 K6 Y4 \- \+ W2 F9 e0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b7 d5 a4 x: G" u8 X+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本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在日內瓦發表公報說,從今年1月至5月,歐洲大部分地區遭遇持續乾旱。特別是2月至5月這4個月的總降水量,相當於1951年至2000年半個世紀同期平均值的40%至80%,西歐和中歐部分地區甚至不到40%。許多國家的旱情創造了歷史記錄:在瑞士,2011年是1864年以來最乾旱的10個年份之一;在法國,今年1月至4月是1975年以來最乾旱的月份;在德國,今年春季是一個世紀以來最乾旱的春季,大部分河流的水位降至世紀最低點;在英國西南部,今年3月是1953年以來最乾旱的3月。( U  \1 _8 E$ M+ @4 z
5.39.217.766 P, U' T3 l2 b! h5 l$ K# F& a; j
乾旱帶來的損失是慘重的。在歐洲中部和西部,因為降水減少加上平均氣溫升高、土壤蒸發增加,造成嚴重的季節性水資源失衡。世界氣象組織稱,中、西歐的農作物生長狀況遠差於平常年份;萊茵河水位降低已影響了航運;荷蘭、德國、英國等國,森林火災的危險達到最高;法國26個省宣佈限制用水。! e( p& b% X. z0 e! z* O
公仔箱論壇6 A% B) I5 i9 I! a* C
美國旱情同樣嚴重。今年春季以來,美國中部和西部、南部有9個州的大部分地區遭遇20年至50年一遇的極端乾旱,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小部分區域遭遇了50年至100年一遇、最嚴重級別的異常乾旱。這次持續時間很長的旱情不僅使農業減產,也加劇了森林火災的風險。0 g" W7 }3 u, ?! k' h5 Z

; s% K5 `6 l5 F公仔箱論壇在東北亞,乾旱也並非個別現象。在中國,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面積乾旱。在朝鮮半島,朝中社說,今年以來朝鮮全境持續乾旱,降水量是1977年以來最少的,對農業生產帶來負面影響。
6 T9 z5 [, q, A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N# |/ b0 C- {7 R- Z7 K
氣候異常是大旱主因什麼因素導致了北半球如此罕見的乾旱?對此專家們普遍認為,罕見旱情的背後,是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發生的「拉尼娜現象」(反聖嬰現象)等異常狀況。世界氣象組織5月23日在日內瓦發表的公報顯示,去年年底到今年春季發生的「拉尼娜現象」,引發了世界一些地區的氣候紊亂、旱澇異常。「拉尼娜現象」又稱「反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亦即聖嬰現象),指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水異常變冷,導致太平洋上空的溼潤空氣壓力偏低。「厄爾尼諾現象」則表示這部分海水異常變暖。
& D5 R4 I" |* ^# \7 D5.39.217.76
! p7 h4 j5 A; G5 s. t3 F5.39.217.76本次「拉尼娜現象」始於去年7月中旬,今年1月達到頂點,2月開始減弱,5月才進入消退階段。科學家認為,從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水溫度變化來看,這次「拉尼娜現象」強度中等,但從海平面氣壓、風力、雲量變化等大氣條件看,這是一個世紀以來最強的「拉尼娜現象」之一。
7 n7 X6 A) J3 g: }0 C, a公仔箱論壇
: i; q3 O+ c( [9 \8 C罕見強度的「拉尼娜現象」,往往伴隨全球性氣候異常。以美國中部和西南部為例,主要表現為氣溫高於以往、降雨減少。對於東亞地區,主要表現為大陸上空存在穩定的高氣壓帶,太平洋上空的溼潤氣流不能流向大陸帶來降雨。一旦「拉尼娜現象」減弱,太平洋海水溫度上升,其上空的溼潤空氣壓力增大,又會給大陸帶來豐沛降水,甚至造成所謂「旱澇急變」。tvb now,tvbnow,bttvb: l) X* O6 `/ {4 T+ ^' K

4 R8 i6 K# v5 S7 o* q5 p對於歐洲的乾旱,世界氣象組織解釋說,今年春季西歐和中歐上空也存在一個罕見的穩定高氣壓帶,阻止了北大西洋上空的溼潤氣流給歐洲大陸帶來降雨。目前,歐洲的乾旱還沒有完全緩解。在更廣泛的背景下,「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頻繁相繼發生,颶風、乾旱、洪澇等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率增加,破壞力加劇,是全球變暖的一個重要標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早已確認,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升高,很可能由人類活動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所致。
% q" r9 ^/ U- J9 Y; n: Y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1 e9 h, B# H0 i
水利設施是抗旱功臣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N8 r) A$ e
: ~9 z2 P$ u8 v9 O2 ]
水庫、大壩等水利設施,在罕見乾旱中扮演什麼角色?是否如同某些人想像的那樣,推動了乾旱的形成?對此,專家們給出了清楚的答案:這次乾旱並非個別現象,而波及了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多個國家。水利設施不僅不是乾旱的「罪魁禍首」,相反,是減緩乾旱、洪澇等極端天氣造成災害的功臣。
( l( @- v- Q2 e5 ?" U( @4 p) o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5 v/ l" U7 J
水庫等水利設施可能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影響局部氣候,這並非秘密,但在廣大區域內其影響微乎其微。1991年建成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是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科學家2005發表在《氣候變化》雜誌上的研究成果指出,該水庫對周邊降水沒有產生明顯影響。而中國的三峽大壩一直是科學界的關注對象。7 L6 p+ T6 [) r. D& ?* ^0 Y0 g

( M$ l. l. V3 C' S, \: {tvb now,tvbnow,bttvb早在2005年,美國能源部下屬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諾曼·米勒等人就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文章指出,三峽蓄水後,離開庫區的下沉溼潤氣流「沒有淨變化」。這意味著庫區下游的降水不會受到影響。
. D8 K, s  ^2 U' {公仔箱論壇5.39.217.764 m: C" Z7 Z2 f2 U
持類似觀點的是美國田納西理工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副教授費薩爾·侯賽因。他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水庫或大壩本身對局部氣候特別是降水的影響極其微小。烏克蘭敖德薩水文氣象研究所所長納塔莉亞·柳博達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從理論上,水庫只能輕微影響小範圍的氣候,不會造成大部分地區的氣候異常,所以三峽水庫不可能是長江中下游地區乾旱的主要原因。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D+ w& F3 g+ R# }4 C

1 b7 D  _3 K3 f2 M實際上,通過合理分配水庫庫容、調節河流流量,水利設施不僅是抗旱功臣,在旱澇急劇變化、洪澇災害發生時也具有防洪功能。柳博達說,像三峽這樣的人工水庫不但不會造成乾旱,反而可以通過開閘放水、增加河流水量緩解旱情的危害。許多國家都已認識到,通過新建、改建水利設施,以及改善它們的運行,可以減緩可預見未來的極端氣候災害。
1 E4 Q: w1 \2 U: X* O3 H8 G" A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2 R0 I5 Z! y# @5 D
以美國為例,美國內政部今年4月發表的報告指出,為應對未來西部水資源短缺,他們計劃對胡佛大壩進行改造。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