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5.39.217.763 `. h5 a( Q3 J: o& t$ \ x
5.39.217.768 S' r+ Q: r% S: q; i" H
《華爾街日報》6月3日刊登該報專欄撰稿人霍爾曼·詹金斯的文章,題目是“如何制止中國的駭客行為:提示:記住政府支援的海盜行為在1990年代如何被制服。” 1 z# z7 V" W$ _% G文章説,“中國最新一輪的網路駭客行為所針對的不是谷歌的網路安全系統漏洞,而是容易上當的谷歌客戶,谷歌一定松了一口氣,這也是人之常情。利用電子郵件來針對一個具體的個人,欺騙這個人透露自己的帳號密碼,讓其他人也可以進入該人的電子郵件收件箱和網上帳戶,這種駭客做法的專業名稱叫‘spear phishing/魚叉式網路釣魚。’” 3 I3 m! _- M! c* l/ ntvb now,tvbnow,bttvb ( A4 o7 F+ ~% ^1 {/ F. t詹金斯的文章説,“谷歌本星期通過其部落格發表聲明,宣佈最新一輪的攻擊發源地看起來是中國濟南。攻擊目標是美國政府高級官員、中國政治活動家、好幾個亞洲國家(大部分是南韓)的軍方人員和記者的Gmail電子郵件帳戶。攻擊者給被攻擊的人傳送電子郵件,其中帶有附件,裏面有一個像是Gmail登錄網頁的東西,要用戶輸入自己的密碼。這樣,用戶的電子郵件往來就會傳送給中國的間諜或犯罪分子。”0 X! e8 g. M- l. m: Y( t
* c }/ Q m+ y9 {- \詹金斯的文章説,“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正在進行調查。但谷歌的榜樣得到其他公司的模倣或許才是真正有益的。人們已經知道,幾十家美國公司也遭受到類似的網路攻擊,其中包括通用電氣公司,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迪斯尼公司。但是,大部分公司對此保持沉默,因為害怕得罪中國。其實,讓局面變得更糟的最可靠途徑,就是這種沉默。如今全世界已經從先前的一個高度相關的先例得到教訓。那個先例就是1990年代中期南中國海周圍地區流行病一樣的海盜行為。” ! N G B) c( n# V6 J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6 g/ z% c K3 ^" E7 K
詹金斯的文章説,“那些海上強盜行為的支援者是倒買倒賣的中國軍方官員嗎?或者,中國軍方官員只是對海盜行為視而不見嗎?中國中央政府縱容海盜行為,從而在國際海域宣示中國的主權嗎?中央政府只是管不過來了嗎?人們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辯論,但得不出結論,就像如今人們謹慎地辯論在新發生的網路駭客行為中北京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1990年代讓局面得到實際改善的是世界各國的船運公司及其各自國家的政府,他們拋棄了膽小怕事的做法,拿出證據來跟中國大聲講理。”; n. v# d0 F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