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金正日“三下江南”的玄机
[打印本頁]
作者:
ynotme0626
時間:
2011-6-6 08:47 PM
標題:
金正日“三下江南”的玄机
朝鲜政府领导人金正日罕见出国,即使出国也只乘搭称为“专列”的特制火车,更限制了他的活动空间,使他仍保持为当今世界极为神秘政治人物的称号。
4 b8 x( I( U/ C# o7 }4 F) ~6 R: k( V* S
金正日执掌政权以来,曾经七次走访中国,凸现朝鲜和金正日与中国的特殊关系。最近,却在一年之内三次长途跋涉往中国作“铁道之旅”,形成“三下江南”的盛况,更引人关注。中朝关系虽然已经风光不再,但还是关心东北亚地缘政治、东亚和平与稳定的政治观察家们必然用放大镜来检视的对象。
/ p: v1 b. J, V0 |+ F公仔箱論壇
特别是2008年8月传说金正日中风之后,政权继承人问题不仅急速被提升到议事日程上来,此问题还成为观察朝鲜能否改革开放的试金石。社会主义是否定权力世袭的,但平壤政权却一而再推行封建统治,中朝关系也因此增加了矛盾和对立,不仅国际舆论关注,中国国内的批评声浪也在上升。金正日“三下江南”,如果仅是为金氏王朝作背书,中朝关系必然会变质,也不是个好的征兆。因此,金正日的访华意图,受到人们严格的审查。
! N9 }0 `; i" Q/ E/ X- v; J' O8 X
虽然中朝是邻国,不论是从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的角度来看,“绿皮专列”三次奔向中国大陆,都是不寻常的举动,何况是一位病后初愈的70岁老人、家长式的政治家,更加显得事有蹊跷。
/ @6 H' v; v5 f# Etvb now,tvbnow,bttvb
5月27日结束的金正日第七次中国之旅,为期一周,全程6000多公里。前三天几乎就是强行军,日行3000公里,因此又有人怀疑,他是故意在向世人展示其健康状况恢复,颇有心理战略的意涵。
7 B1 |* g" C8 H, \" t
金正日专列5月20日清晨越过鸭绿江,开始进入中国图们市,先后再到牡丹江、长春、哈尔滨、辽宁等城市,再南下扬州、南京,又北上北京,最后经丹东的鸭绿江大桥回返平壤。日行千里,北上南下,几乎跑遍半个神州大地,如此奔波,到底是要从中国取得什么成果呢?
; D, g$ Z5 J$ @) [. c+ b% v
一般的概念是,中国是朝鲜的靠山,政治、经济和军事都靠中国支援,特别是朝鲜缺粮,更非年年向中国伸手不可。朝鲜面对的问题越多,中国的负担也就越大,因此最近中国网民的情绪激昂,甚至产生摆脱朝鲜的情绪。
5 z& n# l0 s2 _+ i+ ^* utvb now,tvbnow,bttvb
平壤的“强盛大国”气魄
5.39.217.76, q- P1 s+ i" Z6 L. r
但实际情况又怎样呢?朝鲜缺粮是事实,而且常年如此。换言之,即使朝鲜有粮食问题,却无国际间渲染的饥荒、经济困难等惨状,所谓金正日亲自到中国求援的说法纯属推测,何况一年三次往中国求援,也不合情理。
% u, n% L; j: w0 W) T/ `+ H+ s5.39.217.76
朝鲜需要中国的援助,特别是经济援助是事实,但这些都不足以构成朝鲜领导人亲自出马,更非“三下江南”的根本原因。
5.39.217.76' j+ p9 I0 [' n: P2 @7 a8 w
一、金正日“三下江南”,也许真有向邓小平看齐的野心,希望能产生“南巡”的效果,至今却无具体的改革开放行动,因此只能是虚张声势。二、金正日推行“先军政治”也许成功,却无法适当转型,也就是不能实现“软着陆”,因此是看不到前途的。三、金正日也许根本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心愿,政权世袭的思想本身,就是只要巩固政权而不要什么变革的证明;他虽有“时不我与”的感悟,却只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替身儿子;他其实是穷其一生,只埋头于政权世袭的设计,再把一生功力全投注于“金氏王朝”的延长上面。
tvb now,tvbnow,bttvb( A T$ r7 E: s8 W p9 }
为了给“金氏王朝”的建立增加理论分量,平壤将2012年,也就是其国家主席金日成诞辰100周年,称之为“打开强盛大国”之年。为了迎接“强盛大国元年”的到来,平壤不仅大兴土木,建设各种纪念设施,还广植花木,制造节日气氛,显示“强盛大国”的气魄。
tvb now,tvbnow,bttvb6 U$ T. e, l7 N. ]1 I3 ~
更为了充实“强盛大国”的内涵,其内阁总理崔永林最新的工作报告还强调:今年将大力加强消费品的生产,实现粮食生产目标,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决定性胜利。
* J: t5 e. n6 q) ^! S8 k# b3 V
国防委员长金正日,在过去一年里,更马不停蹄在巡视企业农场、田间地头,更频繁调研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即使是短期目标,也是当前朝鲜最为迫切的任务。换言之,这是金正日与金正恩父子心连心的表现,也是金正恩取得大位前立功的机会。唯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何尚未上演两金父子结伴“下江南”的戏码呢?
- H# K$ U9 [+ ]* J
“下江南”这个戏码看似平淡,经过金正日这个谋略家之手,却可以让它显得出神入化,甚至可以创造历史。
7 C8 P0 r, V- m) {2 |
健康状况与生存战略
2 l8 m2 d5 K$ k4 V) `1 O; X
有分析家却说,金正日“三下江南”是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策略的运用。一炫耀他已恢复健康,可以承受敌人的入侵威胁;二展示中朝关系如常,特别是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的G2之后,只要能维持中朝关系不后退,朝鲜的国家安全就能有保障。
3 z( I' |+ p; h! X6 v8 f$ a5.39.217.76
韩国《中央日报》驻北京记者张世政在一篇报道中说,金委员长通过这次访华,有意表现自己仍然健康,仍然是掌握朝鲜政权的真正最高领导人的事实。换言之,金正日仍未打算把实权转移给选定的“皇储”金正恩。“他想暂时延缓权力继承,将主要精力放在金正恩继承体制的巩固上。”
! q3 A6 i" ?- y' v7 v% F
中国的“韩国通”詹德斌,却在韩国《朝鲜日报》上撰文说,长途奔波并消化外交日程需要相当的体力,这说明金委员长的确恢复了健康自信,而恰恰这点又令韩美相当失望。他说,美韩情报机构从数年前开始就在研究金正日的健康状况。其父金日成因心肌梗塞而病故,金正日却过于肥胖,可能身患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最多只能多活几年。2008年传出金正日病倒消息,确曾使美韩当局雀跃万分,李明博政府甚至立即着手在为朝鲜政权变化而准备。奥巴马政府上台也采取“战略忍耐”政策,根据就是期待金正日的变故,甚至拒绝与朝鲜对话,也是基于“朝鲜即将变天”的计算。
) U3 q& y |6 u @0 R9 E* M! E% R6 m公仔箱論壇
如今,从金正日公开活动的频率和公开的行为举止来看,特别是6000公里的“下江南”之旅,证明他的健康确实好转,至少比2008年传闻其病倒时要精力充沛得多,美韩当然要大失所望。反过来,金正日还可以掌握实权,而且有更充足的时间来亲自培养其继承人。不论这些是否都是事实,至少它又给金正日提供了另一次发挥其生存战略的机会。
tvb now,tvbnow,bttvb4 M+ ?1 L" S- P4 G7 c0 l& |
作者是新加坡退休的资深报人
; ~9 G6 O, s& ], I j9 I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