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 N) C3 [! r
巴洛克建筑形式源于罗马和巴黎,在17和18世纪之间,在欧洲盛行一时。其结合了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庭院设计等,孕育出华丽雄壮的效果,予以观赏者强烈的感官刺激。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宫(Zwinger)和赫夫基大教堂(Hofkirche),充分地流露着巴洛克的风格。 在蒙蒙的雾霭和金黄色的阳光催化下,茨温格宫大庭院内雅致的喷泉、精细的草坪和四周灵妙的石雕,仿佛形成了时间的旋涡,把我们推向那远古的年代 。前身为宫殿的茨温格宫,现已改建为博物院。- D7 m# ^" ]2 u4 i; f/ G
不远处的天主教宫廷教堂是萨克森最大的教堂。这座近300年的建筑物,外部竖立了无数英姿栩栩的雕像。里头的布道坛、圣坛和管风琴更是不同大师的设计。虽然奥古斯都的遗体葬在波兰,他的心脏却存放于教堂的地窟里,可见他对德累斯顿不懈的留恋。 & C% Z% |; d6 J( h, p' A+ H* `公仔箱論壇
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赫夫基大教堂。
9 F. n# ~' M) ]: k0 W. t8 m: S 森帕歌剧院(Semper Opera House)是19世纪同名建筑师Gottfried Semper的杰作之一。自1841年落成后,这歌剧院遭逢两次被摧毁的厄运,1985年第三度重新开幕。华格纳(Wagner)、史特劳斯(Strauss)、韦伯(Weber)等音乐巨匠,都曾是这演奏厅的常客。tvb now,tvbnow,bttvb3 ~, M# w: M4 z; M
德累斯顿有一幅101米长的瓷器壁画——王侯队列图(Procession of the Princes),追述韦廷王朝(Wettin Dynasty)的历代君主。国王以骑马列队的形态,生动地展现于画中。tvb now,tvbnow,bttvb0 p& c1 m1 ]* L. X$ |' H
福临大教堂(Frauenkirche)可说是德累斯顿的市徽,其巨型圆顶的轮廓,早已成了这城市风景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45年战火中抵抗不了炮弹的破坏,福临大教堂在完工后的两百多年轰然倒塌。留下的残垣断壁,在战后的共产时代,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教堂的重建计划终于在1992年展开,并在2005年10月31日重新开幕,重执其圣职。教堂的重建过程,尽可能地利用被炸毁后残留下来的砖块。所以,新教堂的墙壁中,依然清晰可见无数灰黑色石砖。新旧砖的衔接处,看似一道道的伤疤,唤起福临大教堂的旧创。尽管如此,教堂优美的线条依然壮丽非凡。2 E. r7 d* ? a4 O4 `
德累斯顿因其文化和艺术气息,而有“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之称。谁没见过德累斯顿,谁就没见过美。美,完全地被德累斯顿所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