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爆中國﹕香港的步伐 中國的起動 李照興tvb now,tvbnow,bttvb8 T {, F% Q; T- }0 Y' |, a5 [! m! x
5.39.217.76' q/ `6 a3 L6 w" X9 e3 _* t
6 q) ?; g9 I0 D9 i5 G# j)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沒有人可準確估計香港可在國內發揮的社會文化影響力——無論是高估還是低估,但它的確慢慢滲透,不知不覺中起覑某種正面的作用。究竟那麼多年來,紀念六四、爭取公義、注重保育、尊重司法的香港價值,可真對中國有啟發嗎?過往宣稱香港作為一個示範之城,把香港的經驗抬得太高,落差可能也不少。因為在一些範圍內,是中國價值或中國模式改變了香港,而非香港的經驗輸出改變了中國。可是,也不要小看香港的範例作用,它往往在微小處覑眼,小層面起動。5.39.217.766 C) H/ u1 h% J$ C
z2 W I. H6 Q: e/ L! S1 e: w% r特別是對靠近香港的國內粵語區的影響,確實反映在近年的種種公民起動之上,哪怕只是幾初階的學習,肯定的是,進步力量與公民覺醒在慢慢建立,個別地方政府對異議聲音多了包容,甚至順應,都顯示了一小點進步。從司法覆核阻止港珠澳大橋的興建、菜園村抗拆護村起動,到聲援艾未未,這些籠統來說的香港抗爭經驗,都成為國內開放文明人士讚賞的具體例子。tvb now,tvbnow,bttvb" n7 S; T' i T9 U H+ O; d
9 U i+ B$ `3 M! P5.39.217.76讚賞聲中,《人民日報》是以讚個別開明地方政府的口徑,間接肯定了公民質疑政府的自由。六月二日它算是罕有地發表了一篇讚賞廣州單位迅速回應民意的文章〈政府知錯即改遠比『一貫正確』更可信〉,以近期兩宗新聞作對比﹕「一是故宮失竊,一是廣州『舉牌哥』。同樣面對質疑,從『失竊』、『錯字』,到『經營會所』,故宮的回應左支右絀、差悤人意。而廣州地鐵公司則一周內三次主動回應,約談學生『舉牌哥』,贏得輿論一致好評。僅從回應能力而言,廣州更勝一籌。一個重要原因,是廣州有過多次面對群泷問政的歷練。從番禺垃圾焚燒事件到與建委對話的『口罩男』事件,經常面對訴求和質疑,才使得『權力』尊重『權利』的意識日益提高。」公仔箱論壇0 `+ Q9 h+ Q+ [4 J; I- ^
* V# e+ H& z" K, b3 A e
文中尤其對比了發生在北京故宮和廣州地鐵站翻新工程的狀。事緣早前北京故宮新聞多多,評論指出,對於故宮面對公眾質疑,卻死不認錯,更索性不回應以息事寧人,這做法就被認為是相當北大人的官府作風,完全不把民意放在眼內。而發生在廣州的情截然不同,因為地鐵統一化的改造,涉及改建費和統一站顏色的不合理,五月初出現了廣州高校十六歲少年在街頭舉牌反對的事件。他以港式繁體字及引號寫的牌扁,意外地發展成一個有意義有結果的大陸版和平快樂抗爭。 5 x3 F' K9 D* I, B6 z' a5 M# \% R6 W5.39.217.76 " r/ J& z- x: ^+ t2 g廣州公民社會冒起 ! w, z. {1 ?+ w8 o) ?* i4 r5.39.217.76《南都周刊》就以「少年廣州說」做了選題(這也只會是廣州媒體會做的題材),把背後的現象梳理,列舉近期廣州青年的公民起動事例,說明廣州相對成熟的公民社會的冒起,以及官方溫和回應的得民心策略。 9 @# v9 `8 z' O6 I8 v5.39.217.76) u6 \2 c R3 Q, N8 Z! D4 c6 O( M
這些事件,除上述的舉牌哥,還有爭取宣傳不吃魚趐的鯊魚妹、爭取自行車行駛權的組織、反對全市亮光工程等等。這些行動,有些成果明顯——舉牌哥就成功暫時阻止了地鐵公司的改建工程;有些創意無窮——為了諷刺政府的光亮工程,有心人發起了尋找全城三千個光頭來照亮廣州的壯舉;有些與政府政策一拍即合(因而也可能變成為官方順應民意的形象宣傳),例如自行車推廣。 ' p+ @/ ?" w%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6 k* A" c f5 o
這些在香港與台灣來說當然是小兒科的小步,卻可能是中國邁向公民社會的一大步。而不無重要的是,在這些公民意識與抗爭手法的背後,我們看到香港因素的潛在影響力及其浮出水面的開花結果。tvb now,tvbnow,bttvb8 }; ?' f4 h4 ^5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