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從重、從速處理塑化劑不肖業者 中國時報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5-31 07:44 AM     標題: 從重、從速處理塑化劑不肖業者 中國時報

從重、從速處理塑化劑不肖業者  中國時報公仔箱論壇7 |( \0 D3 V9 P2 @
tvb now,tvbnow,bttvb2 n3 [7 ?0 X% u$ q

( v7 j) Z: z) n8 m$ s* ?8 u5 r( f5.39.217.76塑化劑毒害民眾的範圍似有擴大蔓延趨勢,如今不只食品,連化妝品也有!「食品」和「化妝品」都是商品,也就是說,在不肖業者有意違法之下,無辜的民眾等於花錢買毒,健康受損。業者這麼惡質的行為,政府一定要從重處罰!tvb now,tvbnow,bttvb! z/ Y0 x" T7 n9 O" i

( s' Z4 p2 S- }. B. Y0 _# x公仔箱論壇經過衛生單位和檢調連日追查,這起全球首見的食品被塑化劑汙染事件的眉目逐漸清晰,主要「毒頭」來自昱伸香料和賓漢兩家上游原料業者。而昱伸已經營卅年以上,成為國內最大含毒起雲劑供應商,中下游供貨對象難以計數,以致國內大大小小食品業者幾乎都中毒,和民眾一樣,成為這起事件的受害者。
0 G/ R" N: i* @5 ~; s! Y$ I" J公仔箱論壇

9 h6 P- ^3 L; s6 u& `tvb now,tvbnow,bttvb目前經過政府跨部會小組的稽查,已經發現五百種以上的商品淪陷;而五百種以上商品,又涉及更多的食品製造業者,若說成百上千的食品業者都是故意添加塑化劑,那麼,國內食品安全問題就非同小可。但根據食品界反應,塑化劑在食品製造過程中,所占份量與成本微乎其微,業者不太可能有意添加毒物害人。而許多中鏢的食品業者是股票上市櫃公司,或經營多年的老字號,在這一波風暴中,政府有必要迅速查清毒原料流向與責任,還食品製造業者清白,也能讓民眾不再遑遑終日,不知道吃什麼才好。
, i6 t- n/ O( C: _!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 V" |0 H0 C* s/ C: S/ u( k: T
昱伸與賓漢的惡行,可以用「天地不容」來形容!不止運動飲料、果汁等五大產品遭毒害,連嬰幼兒食品與健康食品都難逃毒網;會吃健康食品的人,也許本身就體質孱弱、嬰幼兒就更不用說了,把含塑化劑的原料賣給兩種食品業者,其心可誅,原料業者夜裡怎麼能睡得著!
* c4 E) b8 A$ W1 ?( [

* G7 v6 u1 [# g塑化劑有十六種,根據檢方調查,昱伸使用DEHP塑化劑是近幾年的事,這種塑化劑一、二天就能被人體代謝,民眾停止吃問題食品就好了。但昱伸承認,之前至少廿五年的時間中,是使用更毒的DOP塑化劑,這種塑化劑不能被代謝排出,而是一直累積在人體內。這麼毒的東西,竟然被加進合法的食品添加物起雲劑當中,以致被民眾吃進體內,業者觸犯的法律,即使構不成殺人罪,也可以殺人未遂視之。
0 \: B. K  G5 ~7 r% N5.39.217.76
' D  K) w. G6 @/ [- ~# ]' F
塑化劑風暴掀起民眾恐慌、食品業者經營損失,但連吹幾天之後,我們也看到政府單位的疏失,必須一併檢討改善。tvb now,tvbnow,bttvb7 t  u  O  G6 B: {; k1 ~

8 ]3 a2 x& g, f/ }. ~% J) B6 v9 M$ b公仔箱論壇首先,衛生署對很多毒性物質以最嚴格的標準「不得添加」、「不得檢出」來規範。但政府施政不是定了規定,以為薄薄一紙法律、公文,就能保障民眾安全了。否則,現在怎麼會在成千上萬的食品中檢出塑化劑?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t' @4 I6 m4 R# Y+ _

% W; ?3 ]7 M" l, o# _3 B7 ~  s對於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抗生素、化學添加物,有了不准添加的法律後,政府還要不定期抽查,和存心鑽漏洞、取巧投機的不肖商人鬥法,儘可能的杜絕有害物質進入民眾生活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u3 }1 _& @3 T# Y, |4 z! @

* ?, C/ S% U8 b  I: P) `5.39.217.76對於負責毒物管制的環保署,目前很多專家和團體都希望能將塑化劑由第四類毒物管制,提昇到第二類,如此可以加強管制力度;查獲業者違法後,懲處也更重。但環保署一直沒有正面表態,這種消極態度,如何能回應要求食品安全的強烈民意?5.39.217.76: L7 o, H. w% |0 K
5.39.217.76) Y) c' Q! ?$ i# r2 G# V
根據環保署最近的稽查,全國三百家販售塑化劑的原料業者中,仍有廿家沒有依法申報產品進出口與交易紀錄。雖然廿家還不到整體業者的十分之一,但只要有幾公斤的塑化劑違法流向食品界,危害就難以想像。如果不是這一波風暴,這廿家原料業者就一直是防毒大網中的漏網之魚,環保署也必須建立更嚴密的稽查方式。tvb now,tvbnow,bttvb( }- N! O6 T# z' R: @: Z) v

) V) M7 @4 w- \" mtvb now,tvbnow,bttvb在這一波風暴中,食品與通路業者也抱怨,政府沒有標準作業流程,一開始是要求業者提出不含DEHP的報告,後來又追加到要不含六種塑化劑,而國內檢驗能量又不足,業者送驗大塞車。今後民眾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與監督將更趨嚴格,政府有關單位對於檢驗能量的問題,必須極早規畫因應。
! a' W7 d9 G& Ztvb now,tvbnow,bttvb

- S8 |/ u4 t8 A+ L1 l# k' A  z$ H台灣發生塑化劑風暴後,大陸也密切觀察事件發展,中國最高人民法院並要求各級法院,依法從重、從速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的罪犯。塑化劑事件關係全國民眾健康與大批食品業者生計,「從重、從速」的確是政府可借鏡的處理原則。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