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馬來西亞] 載送巴里文打與角頭貧學生‧民生小學貼車資招新生 [打印本頁]

作者: aa00    時間: 2011-5-24 12:00 AM     標題: 載送巴里文打與角頭貧學生‧民生小學貼車資招新生


. _4 \# ~" V6 y, Q6 m公仔箱論壇" j' R  Z6 G. ]6 S8 v$ Z6 j. S  R
公仔箱論壇  n/ P9 F7 p) R: [& N: W' p: |- V/ L

! N; ~3 M1 S9 `: f1 }tvb now,tvbnow,bttvb
4 R5 R5 N$ p  s. W+ |5.39.217.76/ A6 H5 D$ I9 L! B8 ]) X  Z: I
(霹靂‧吉輦)位於巴里文打市郊約3公哩的知知西廊民生小學董家教,為了不讓陷入無新生窘境的學校被迫關閉,不惜每個月津貼數百令吉車資予來自巴里文打與角頭的貧寒學生前來該校就讀,終於讓這間華小得以延續!
* A. r; p/ m( x% @6 G1 {0 `3 |: Ztvb now,tvbnow,bttvb董家教的此項津貼車資運動並不是今年首創,而是在8年前便已開始,當時該校正面對極大的新生來源短缺危機。* d9 I# I+ d2 t( N$ J$ V$ L% I. a
眼看著學校學生人數的逐年減少,在2003年,民生小學只剩11名學生,董家教和校長眼看不是辦法,出動全體董家教成員,深入鄰近小鎮巴里文打、角頭漁村招生,更不惜津貼車資予貧寒學生,只要有學生前來就讀,學校就不會因沒學生被關閉。
' I4 T7 o0 }- \7 e: g& V5.39.217.76家長響應招生計劃公仔箱論壇/ {& @1 v5 n2 G8 f8 L; X: P" h' n  d
董家教所付出的努力,全體教職員及校長的細心教導並沒有白費,一些家長響應民生小學的招生計劃,紛報讀民生,從2003年的12名,慢慢增至今年的44名,學校也因學生人數的增加,於2010年獲教育局增派老師,學校也從複級班轉成個別班。tvb now,tvbnow,bttvb8 i, t1 i0 Q+ O4 [
現今該校師資最盛,包括校長共有11名,而學生只44名,平均一位老師對4名學生。2 L3 M6 a% W) }# d; ~
民生小學的新生現已不成問題,而且學生人數還在增加中,雖然董家教還是每年四處找贊助人,捐助經費予學校,但只要學校能渡難關而“重生”,再怎麼辛苦找錢也是值得。
* j! I7 k9 d) _/ r! @' A! \6 n7 m8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吳俊成:董家教找贊助人
& G+ M: R# E! ^- ?- u3 M2 n7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民生小學董事長吳俊成受訪時告訴《大北馬》,該校於90年代在面對學生人數下跌時就有召開緊急會議,針對此事件商討,董家教也有去至峇眼甸與當地的領袖洽談可否讓當地的學生轉來民生,但由於當地家長開出要民生董家教負責巴士車資,這對於董家教是一項很重的經濟負擔,因此,有關招生計劃暫告一段落。5.39.217.761 N& `0 ?2 {- X( Y1 \- t
自1998年起擔任董事長的吳俊成說,2003年的民生小學再次敲起沒新生就讀的窘境,董家教唯再次尋對策,董家教先以贊助車資遊說附近地區的學生前來,這一計劃起了效用,而在民生就讀的學生,成績也因有了顯著進步,尤其是六年級評估考試有傑出表現。一些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其中不乏從角頭漁村過來的家長,不惜送孩子前來就讀。
, Q1 [% D1 y) r2 ^3 I3 Y5.39.217.76現角頭及巴里文打各有一輛車資是由董家教贊助,餘者都由家長們自己載送。
* ]# c. a6 y4 d# U7 d- X$ D他說,董家教每年都要花數千令吉,因此要找贊助人,包括靈應寺每年舉辦盂蘭勝會慶典都有撥出一些基金予該校充經費。
5 V6 s7 q  t/ C0 y7 b4 c他感謝歷屆及現任校長、老師、家長們的苦心,維護華文教育的熱心精神。
! x* S' B- Q, f; Z0 h* ptvb now,tvbnow,bttvb李仁和:學校雖小師資強盛公仔箱論壇: v. ]7 [& H% Y# m
民生小學校長李仁和向《大北馬》指出,學校雖小,但師資卻是最強盛,10名老師全是華裔,教導44名學生可因材施教,學生們會吸收得更多更快。
6 W& x  w, z0 U1 T( t他說,明年該校的新生經有6人報讀,暫時克服了學生短缺問題。5.39.217.76& N* ]/ E$ V4 z; D, }' r
他也指出,學校的的空間有限,人數能維持在100名以下最理想。
! V! W4 b# G. e/ u, A5.39.217.76李亭利:畢業學生不乏專才
1 g' `7 G, ^  F$ H2 {6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民生家教協會主席李亭利說,當地學生在民生就讀才十餘人,餘者皆來自外地。tvb now,tvbnow,bttvb1 S( u+ G, U8 b+ y  }  Z2 O
他指出,民生小學雖小,但從該校畢業的學生,不乏專業人士包括培育了2名醫生人才及律師,大專畢業生也不少。tvb now,tvbnow,bttvb& C' g! U9 D1 m
在當地經營了廿多年的雜貨店生意的李亭利指出,知知西廊小鎮在以前是相當熱鬧,兩排店住了許多華裔居民,多數做生意開店,後因巴里文打的大事發展,吸引了許多居民在當地買屋居住,自然就搬離了,就讀的學生也相繼轉校,民生小學也逐漸被遺忘。5.39.217.768 f, \# H7 K  d* ~& i: R
他指出,於1967年興建的校舍經已40餘年,曾因白蟻問題而展開維修。5.39.217.766 `8 m$ l, B# I9 b/ d
他欣慰民生再克服了新生問題後,更獲教育部份派充足的師資,民生有如脫胎重生,但學生多了,董家教也會面對新的挑戰。# f: K7 _1 `0 }# [9 Q
tvb now,tvbnow,bttvb4 V3 w) ?/ t) @2 @' }" k

( _* U3 M6 v8 w. Z  L8 g3 J公仔箱論壇
你知道嗎?
& H- I: x6 y+ o0 h/ b% R4 ntvb now,tvbnow,bttvb2000年僅20學生
+ F" S% b' a( ~1 D4 b根據資料記錄,知知西廊民生小學創立1930年,當時是附屬在當地一間靈應寺廟中,初開班約有20名學生,後在1940年因學生人數的增加,寺廟內課室不足應付,一些家長被逼把學生送往巴里文打就讀,當地的華社領袖唯有尋對策,後在公眾的資助下,在當地興建了一座亞答屋學校。
# c5 x6 @2 B2 x) n民生小學在1965年之前,學生只能上至四年級,1965年開始,才有開設五年級及六年級。
6 P" O$ F! m9 w; @0 k/ ]" Q3 `tvb now,tvbnow,bttvb學生人數也因開多了2個班級,校舍又不敷應用,配合著政府撥出8千令吉撥款,董事會亦成立建委會籌錢建校,經過9個月的努力,籌獲約萬令吉,配合政府的撥款,也在1967年成了全新的校舍,包括教務處、四間課室、儲藏室、廁所、資料室。
' G: I, N5 N5 L) P4 _民生小學從70年代開始,學生人數因鎮上的家長開始搬遷至巴里文打及外地而逐年減少。
% Z: S2 k' `1 K5.39.217.76在1980年代,學生維持在50餘人,進入90年代,學生人數進一步下滑,學校在2000年時只剩20人。
0 {. |' ^' i; p( a

+ l) `% R- d9 s; \/ w
; ~" @0 c5 O3 [8 s. ~9 V$ U& ktvb now,tvbnow,bttvb星洲日報/大北馬‧2011.05.22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