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林明華‧新加坡揮別強人時代?
[打印本頁]
作者:
yxx01
時間:
2011-5-16 10:07 AM
標題:
林明華‧新加坡揮別強人時代?
說真的,當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預言這屆大選將是島國政治的分水嶺時,很多人都頗不以為然。因為他所謂的分水嶺,實際上指的是新加坡第四代領導核心將透過這屆大選成形,並無他意。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新加坡人對這個既廉洁又有效率的政府的不滿,竟會化為40%的反對選票,狠狠地掌了執政黨一個響亮的耳光。
" D. B& Y2 ~. O8 q& |; Ptvb now,tvbnow,bttvb
吳資政也許也沒有想到,阿裕尼一役,行動黨竟會不堪一擊,以1萬多張票向工人黨俯首稱臣,不但在一夜之間失去了2位部長(包括民望最高的外長楊榮文)、1位政務部長和1位被視為第四代領導核心的中堅分子。
8 A( l' i% x# D1 C- m2 y5.39.217.76
吳資政也許更沒有想到,這屆大選,他和開國元勳李光耀竟會成為網民圍剿的對象,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行動黨的“票房毒藥”,最終導致他們必須退出內閣,不再繼任為資政。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R4 e* M0 i' z1 o& P% z, L
這看似“戲劇性”的結果,確實有點出人意料之外。但政治就是如此,正如哲學上所說的“從量變到質變”一樣,當量變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會產生突變。而任何質變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憑空出現的。它往往經歷過一個實實在在的過程,起初並不明顯,而後愈來愈成熟,最終實現根本性質的變化。
公仔箱論壇* S# L; R. }' P# L0 \$ F6 _( o
按照這個理論,任何事物的發展,最終都需通過質變來實現,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只有質變,才有飛躍性的變化,使新事物代替舊事物。對長期以來在政治上封閉的新加坡而言,這次大選帶來的變化和發展,也可說是個政治里程碑,預示島國正朝向更成熟的民主政治邁進,可喜可賀。
1 p* g8 S6 |8 Q0 Z$ a
大選的結果,固然是促成新加坡兩老引退的因素,但大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現象和其所引發的反思,恐怕更是逼使他們不得不“放手”的導因。
tvb now,tvbnow,bttvb; o- o2 N+ n: E
事實上,當57歲的楊榮文和52歲的陳惠華相繼以年齡作為他們不再參與下屆大選的理由之一,雙雙潚洒地步下舞台時,人們就已隱隱地感覺到,他們似乎是在暗示:已經87高齡的李資政和70歲的吳資政,是你們該“裸退”的時候了!
tvb now,tvbnow,bttvb" ~& O0 m6 E: ~: w3 [7 ^
我們常用“上台身段要优雅、下台背影要漂亮”這句話,來論說政治人物的政治身段。李光耀和吳作棟的是非功過,歷史自有論斷,人們現在更關注的,是他們步下舞台後的表現,特別是曾說過“即使躺在棺材里我也會跳出來”名言的李光耀,是不是真的會全身而退,讓新加坡真正進入後李光耀時代,不只從此揮別強勢領導風格,也由此進入一個沒有強人的時代?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