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江南,北方来的寒流将冬的萧瑟渗入肌肤,午后四五点钟,日头便已西沉,对于习惯了热带艳阳的人来说,夜幕来得太早了,心中冷不丁有些苍凉。 在这样的冬日决定独自寻访苏州,为了多年前那个盛夏的灿烂,为了记忆里粉墙黛瓦碧水飞檐的片段。公仔箱論壇! V9 z B6 s" t( f; c
到江南旅游的人,想要拜访的城市太多,不免行色匆匆,在苏州停留一两日,究竟能看些什么?又能记住些什么?无怪乎人常说江南美,却无法道明美在何处。即便是学过古典园林的我,回想当年穿梭于各大名园,脑海中竟也是影像重叠,说不出个所以然。思量着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姑苏风韵,将两日的时光消磨在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和留园。 , ^8 l' r a& \7 p 苏州游园最怕的是景点前争相拍照的人们,还有导游挥舞的小旗和刺耳的喇叭声,如果可能,挑个清净的日子在园中踱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q4 ^( a) ^) W
苏州园林的尺度适宜慢游细品,不仅有免费的游园指南,更能买到不错的园林手册,闲庭信步之后,找个僻静角落细数历史,解读历代园主的造园心思,更能体会那岁月积淀的美。5.39.217.763 r: b+ A8 U* e8 M% W8 _& j8 ~+ X& g$ V
留园水景“小蓬莱”。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L# w% q0 W4 b4 y' N 拙政园 心归田园 % ?% O; x# b, F8 c# g 拙政园分东、中、西三区,因不同园主的经营各有特色。从堂皇气派的入口购票后进入东区,这里原是崇祯年间(1631年)侍郎王心一所建的“归田园居”,荷塘田畦,一派乡村景象。许多旧景已复原,还加建了天泉亭,只可惜雕琢的痕迹过重,连草地也用矮篱围了起来,少了些诗情,倒是满地金黄的银杏叶,让人惊觉江南的冬日如此精彩! $ H8 x9 E) W: \& W. a: x 中区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为正德年间(1509年)御史王献臣所建,后几经易主,原本的入口是在今园林博物馆西侧狭长的巷弄里。旧时私家园林多建在宅邸之后,为宾客而设的入口相当含蓄隐蔽,园门轻开,只见黄石假山一屏,让人不知庭园深几许。公仔箱論壇! [6 \3 ^! D9 r9 ], I+ i% v
绕过假山之后,迎面是明瑟疏朗的水景,让人体验“先抑后扬”的喜悦。建筑以“远香堂”为主体,点缀着“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等,光是这些题名都让人嗅到四季的芬芳。最为曼妙之处是立于“海棠春坞”和“梧竹幽居”之间的池畔,向西眺望北寺塔的优雅风姿,是古典园林中借景的佳例。; `: ]3 a( N9 K 补园 与谁同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e- G3 O7 k9 b
拙政园所在之地原是苏州城内低洼空旷之地,许多仕商建园于此。西区在光绪年间(1877年)为富商张履谦所有,易名“补园”,意为补邻家园林之不足。其山水自成一格,建筑以“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最为得意,一馆双体,南北两部分满足冬夏不同的游赏需求,四角的耳房和馆中的卷棚顶也是为园主爱好昆曲的雅癖而量身定做的,东侧的“宜两亭”则是俯瞰拙政园全景的好去处。池中小景 “与谁同坐轩”,让到访的人都忍不住接上一句“清风明月”……( K+ r* v$ e, }! R: U 苏州博物馆 留住江南6 ^3 }( o8 Z/ f%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