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 @2 ?! y. B) Q% c% c& G. p7 m援助落後國家窮人的工作,先進國的民間慈善機構及個人已進行多時,可是,這些受援國數十年後仍一塌糊塗,政府貪腐無能如舊,一般人民一樣一貧如洗,證明了向窮人派發免費午餐只能「止餓」而無法使他們自力更生奮發向上達致“自負盈虧”之境。著名的匈裔英籍發展經濟學家鮑亞(P. T. Bauer, 1915-2002)勳爵,長期著文寫書指出這種方法的扶貧不能解決貧困問題(筆者曾為數文介紹);鮑亞站在白人的地位看此問題,也許有人覺得偏頗,那麼,請看看贊比亞經濟學家邁姚(牛大博士,在高盛宏觀經濟研究室任職)女士怎麼說?她持同一看法,這又如何解釋(見其○九年著作「援助失效」〔D. Moyo: Dead Aid: Why Aid is not Working and How There is a better way for Africa〕。事實上,別說學者另有看法,超級巨富不認同蓋茨式捐款者亦不乏人。《福布斯》的世界首富,墨西哥電訊鉅子史琳(C.Slim, 1940-,去年淨值七百四十億美元,約為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七)接受訪問時,便指出有錢有智慧有經營能力和經驗的人,應設法從根本解決窮困問題而非「做善事」(to fight poverty but not by charity),那便如教人捕魚比請人吃魚更具積極意義,此外,在捐款可以扣稅的國家,像蓋茨這類大手筆捐款,等於減少政府稅入,這意味接受捐助的人(大多數是外國人)受惠而美國人無所得益甚且有害(政府稅入減降的後遺症人人受害)。這種論調聽來不無道理,這即是說,行善並非只有正面而無負面副作用(史琳的有關言論,見今年一月二十日的cnbc.com)的。 - _% p( e% s" _! Q( e. T7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g! k Z" D, B
第二,這樣的資源分配(發達國家減少對奢侈品的需求而落後地區的基本物質需求轉殷),充其量只能保持經濟穩定或緩步向前,無助於物質文明更上層樓。自古(公元前)以來,主張儉樸,甚至「薄葬非樂」的聖賢不知凡幾,在經濟資源有限生產潛力未被發掘即工業革命之前的農業社會,這種想法極具現實意義,但當時已有智者看到其缺點。管子(約公元前719 - 前645)在<侈糜>中已說:「富者糜之,貧者為之」,意味侈糜能帶來就業 - 比儉樸衍生更多的工作; 在<侈糜>中已說:「富者糜之,貧者為之」,意味侈糜能帶來就業 - 比儉樸衍生更多的工作;而看出勤儉無法令社會經濟突飛猛進的學者大有人在,因為有邪惡(浪費奢侈炫富)才有經濟繁榮的看法,不是什麼艱深難明的大道理,而是人人稍想便明白的普通常識。明朝的陸楫(1515年至1552年)在「蒹葭堂雜著摘抄」(又稱「蒹葭堂稿」)中這樣寫道:『論治者類欲禁奢,以為財節則民可與富也。噫,先正有言,天地生財,止有此數,彼有所損,則此有所益。吾未見奢之足以貧天下也。』治國者很少不奴役萬民,窮奢極侈,廣建宮殿廟宇及集中全國工匠打造珍飾供自己欣賞,勞民傷財,莫此為甚;然而,他們幾乎毫無例外地三申五令,要庶民省吃儉用,說什麼「節儉可以致富」這類不符事實的話。 陸楫冷眼旁觀,認為全民皆儉不能產生財富。他指出既然先賢都說天地間的財富僅有這麼多,他人之失,是我人之得,如此,奢侈又怎會令整體社會貧困。5.39.217.768 |" R- u! s( V, @4 @, e7 M
8 R$ W% K: p7 o1 E1 N, i& b7 p% C5.39.217.76陸楫不贊成禁止奢侈,力主崇奢黜儉。節儉僅對個人和家庭有利,從社會角度看,節儉是有害的。他這樣說:「自一人言之,一人儉則一人或可免於貧;自一家言之,一家儉則一家或可免於貧。至於統論天下之勢則不然。治天下者,將欲使一家一人富乎?抑亦欲均天下而富之乎?」 + a( N f( U: m* U3 y: O6 D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 J& n' v
陸楫的理念,在西洋有知音,經濟學「自由放任學派先驅」孟德威(B.Mandeville, 1670-1733)一七○五年出版的《繁忙的蜂巢 - 浪子回頭》(The Grumbling Hive: or Knaves Turn'd Honest,亦稱《黄蜂寓言》),便宣揚「私人的惡行公眾的利益」,他指出奢侈,驕傲,貪心,嫉妒及貪欲等惡行,都有利經濟繁盛。孟德威是在倫敦執業的荷蘭醫生(為臨床心理醫生先驅),長期觀察蜜蜂活動,認為以「繁榮而邪惡的蜂巢」比喻人類社會最恰當。 他說,雖然蜂巢每一部分都有缺點,每隻蜂都為貪念和色欲而忙碌,但整體而言,蜂群富足且充滿活力;直至經歷了奇蹟式的改革後,蜂巢雖然變得充滿美德和諧,卻帶來蜂數減少和匱乏的後果。孟德威還強調分工的重要,經濟學史家提出明確證據,證實「經濟學之父」阿當。史密斯曾讀過「蜜蜂寓言」並有所啟悟,換句話說,史密斯在《原富》中提出的分工論,是受孟德威的影響:不但如此,《原富》中那段經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我們有豐裕充足的食物,並不是因為屠夫,釀酒者,麵包師對我們有仁慈之心,而是因為他們以此謀生。「顯然也是出自《蜜蜂寓言》中這句話:「整個社會是建基於禮尚往來(Reciprocal Services)的基礎上。」那意味人們在市場上互補有無,各「取」所需,市場充滿活力,經濟蓬勃向前!5.39.217.767 `8 ^( V( ?- H. _& Y9 s4 Y0 s1 A
公仔箱論壇* S. } i( s% d9 Q; p& {( D, t n. B
一句話,慈善事業尤其是富裕階級慷慨捐輸的善行,值得鼓勵,獎勵,因為這種義舉可以「扶貧」,令更多的人擺脫「非人」的困境,然而,慈善事業對刺激經濟繁榮促進物質文明無助,這是大家不應忽視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