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 j4 J( v X《紐約時報》3月19日撰文稱,以工業機器人、智能手機和混合動力汽車等高科技產品著稱于世的日本,在福島核危機面前卻顯得有些低能。 0 j O2 I0 U1 s2 Y5 V : n* a' h% G+ D! L# L1 i公仔箱論壇文章指出,在地震和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嚴重受損的最初幾天,作為核電站所有者的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東電)慌忙應對,並且有知情不報之嫌。而當核輻射嚴重超標迫使搶修人員暫時撤離時,東電和日本政府才在倉促之間採取了孤注一擲的緊急措施。東電試圖引入海水為反應堆降溫,警方使用高壓水槍噴射,自衛隊則調集軍用直升機拋灑水彈。文章質問:以日本的技術能力,這一係列看似小題大作的搶險措施,真的是最佳的解決之道嗎?tvb now,tvbnow,bttvb1 K3 o, \7 q9 _6 d
d/ ~# ]4 I7 B7 `% W* V事實表明,日本政府和東電的救災措施,既沒能迅速冷卻核反應堆,更沒能及時給急劇上升的民眾恐慌情緒降溫。從3月11日強震和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癱瘓並出現核泄漏以來,核危機步步升級,日本政府和東電方面到目前為止仍未能公布核反應堆的實際狀態,更遑論有效控制核輻射。據日本媒體披露,福島第一核電站首次發生爆炸1小時後,東電還沒有向日本首相府報告這一消息,以至于首相菅直人直接衝到東電總部大發雷霆。隨著核危機的持續發酵,東電屢次篡改核輻射數據的劣跡一再被曝出。而日本政府起初拒絕外國參與核電站搶險,直到3月16日才無奈地向萬裏之外的美國求援,此時已經錯過了控制核泄漏的最佳時機。有分析稱,東電的“隱瞞”與監管部門之間的“官企利益鏈”,是釀成這場特大天災中的人禍。tvb now,tvbnow,bttvb% s/ ]5 |( o. [2 ?
公仔箱論壇' q# C- c6 o; n7 |7 l) v7 C
多位核能和危機管理專家表示,日本政府和東電在應對核危機上明顯準備不足。《紐約時報》援引日本內閣安全保障室原室長佐佐淳行的話指出,菅直人內閣的應對方式雜亂無章,“這不是危機管理而是管理的危機”。 / w( z& z" t$ r5 t2 u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S/ U4 m# y) [ y& a, \
美國企業研究所日本問題專家邁克爾‧奧斯林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菅直人內閣在這場空前的災難面前暴露出了能力不足和官僚體制的問題。他說,地震發生後,日本政府表面上反應迅速,但實際上缺乏一整套明確的救災計劃,尤其是在應對福島第一核電站爆炸和核泄漏問題上,信息滯後、行動遲緩、措施不力,導致核危機迅速擴大,並引發日本國內乃至世界各國民眾的恐慌。3月21日,東京澀谷數千人舉行反政府示威遊行,他們抗議日本政府在這場大地震中表現出的遲緩與無能,凸顯了日本民眾對于政府信息披露開始流露出不信任和憂慮,也顯示對核輻射及經濟前景的擔憂。一些日本民眾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政府公布的信息前後矛盾,令人困惑。更有不少人懷疑日本政府是在有意隱瞞真相和淡化危機,借以穩定民心。日本文部科學省23日表示,包括東京在內的12個都縣的自來水中都被檢測出放射物超標,引發了民眾對瓶裝水的搶購潮。而此前,日本當局曾多次表示,福島周邊及以外地區的輻射量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 m% K# _6 f% v 1 ?# c' m9 o) r4 j, U( j' U. N奧斯林表示,就在大地震發生前一刻,菅直人內閣正面臨著下野的危險,從客觀上說,這場災難給了菅直人力挽狂瀾的機會,但他並沒能抓住。他說,菅直人未能讓日本民眾相信他是值得信賴的領導人。公仔箱論壇* h" V( F5 U' b B* e, {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