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灾难中日本的普世性格
[打印本頁]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3-24 08:39 PM
標題:
灾难中日本的普世性格
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3-24 08:46 PM 編輯
' ~( }3 T: w( M: s( a3 z L
. S) a9 t2 a, K8 Y
海啸狂袭日本,伤亡惨重,举世关怀。震惊与伤痛之余,欧美领袖均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更重要的是他们感性的发言,在片语只字之间,毫不吝惜地流露出感同身受的慰问。对世上许多国家而言,日本不像是一个异民族,异文化,甚至突然像是亲属。
9 K- d) O# M) F( Y/ Z5.39.217.76
! N9 Z* O! L( I/ o1 x公仔箱論壇
并不是只有BBC或CNN日以继夜的关心。地震发生之际,传出惊人的8.9级,当时身在加尔各答一个国际安全战略的会场上的印度学者们,纷纷拿起手机,各凭本事打探情况,焦急之情溢于言表,引发会场内外的震动。若说印度与日本是两个象征以差异为基础的亚洲普世主义范式,毫不为过。
4 _' S, Y- e: s+ E. ~ t
tvb now,tvbnow,bttvb! O1 {1 @6 M% R Q8 g5 x
日本人道主义未遭右翼摧毁
tvb now,tvbnow,bttvb4 ~, P1 b6 _; B8 ^9 o
# N9 M- i& ?$ B% S
本来,自福泽谕吉提出“脱亚入欧”思想以降,日本追求贯通东西洋的普世性不可得,起而争霸,发动侵略战争,结果战败而沦为不正常国家。然而现在看来,日本着实已养成了真正普世的性格,这比起修宪建军,谁曰不正常?
tvb now,tvbnow,bttvb; w3 c# A/ ]' [# W" z; H
3 A s2 B" S5 u1 N
许多国家自诩具有普世性格,其中有大国,也有小国,但是他们与战前日本差不多,在自称普世性的同时,其实心中主要动机,却是要贬抑自己的对手或敌人,借以羞辱对手是陷在不理性的宗教或民族情绪中。这种充满歧视性的情绪,在战前日本极为明显。所以就算当时有追求普世性的理想,始终不能达到普世性的境界。
' p2 X' ]# l! j' a* X/ T4 E5.39.217.76
. P7 ^. Y2 ?1 \/ D" t! y4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相反的,近二十年的日本舆论界纵使见证的是右翼勃兴,听到他们令人瞠目结舌的奢谈高论,其间不但散发军国主义思想,甚至不乏种族主义与法西斯阴影,但是整体看来,日本的人道主义形象与特质,并没有遭到右翼的摧毁。
6 D9 D2 t8 L' ?, @, R8 a V3 ttvb now,tvbnow,bttvb
) E4 n) }; W$ ~公仔箱論壇
吹牛自己拥有普世气质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往往偏狭怯懦,凡事不是动辄采用武力侵犯,就是仰赖金钱收买,欺善怕恶,性格脆弱,其中却还有的会指责日本不是。日本民族的提升恰恰是在于摆脱了表象的、言词的粉饰,在思想与生活中开展对世界真正的关怀与投入。
5.39.217.769 b( [! [& i: R
; [1 v! T# `6 k& Y2 b8 U
日本人道主义文化的日益厚实,日本人对世界和平与人道的尽心付出,是对那些成天指责日本民族战后不知反省,妄想恢复争霸,或说日本人只知道赚钱,没有道义的评论家,构成无言而深沉的回应。这样的付出虽然默默进行,但无所不在,参与广泛,几乎世界各角落都碰得到好奇而认真的日本人道主义者。这样的无言表达与无须表达,刚好映射日本民族的普世性已获得了无限提升。
6 a' ~9 r% s$ Z" g9 ~
1 {7 n' _3 {$ p* O7 ]! B7 v2 ~. ctvb now,tvbnow,bttvb
日本普世性格的形成
4 x1 |+ ~- g7 E: K+ D" e5.39.217.76
9 ~( V0 _- a4 y# U1 G& E( E) i
不论是在非洲或亚洲,从中国大陆的大山,到印度的海角,或是哈萨克的地缘,都有日本研究者。日本学术界的好奇,既在于自己,也在于对象,因而是出于对差异的理解;与主流社会科学以理论或方法为导向迥然不同,后者的旺盛企图,往往是向对象展现自己的普世性,期盼对象的臣服。
$ H8 x' y* S# h" o" I& A( \8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u& ?) Q7 o' ?% G7 D
这样理解日本知识人或民间行动家在第三世界的脚步,就能读到具有日本特色的援助计划,其中并无以日本为模式的改造野心,尽管仍然不脱现代化或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但所证实的更像是日本融入当地的能力,而不是散播福音的自我突显。没有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如何孕育出一个个投身天涯海角,充满动能的个体行动家?
8 L! d( |( i% |8 X/ T5 G: v
0 B* L6 g2 M( n, @ Q0 |2 f$ Itvb now,tvbnow,bttvb
如今在海啸一击之下反而看出,日本得到的同情绝不只是哲学上对受难人类应有的抽象同情,而是各界发自内心对日本本身犹增一分的亲近感在起作用。灾难将给狂飙好一阵子的右翼带来尴尬,因为他们那种敌我与优劣分明的论述,在举世普遍对日本感同身受的关怀中,无以为继。
公仔箱論壇9 y8 c* Y+ O4 Z. {( X ]
, M6 r5 T# R- j1 i
海啸带来的惨剧,将继续巩固日本人的独特意识,日人将更进一步认为,日本不但是世界上唯一遭受核弹之苦的国家,更是在地震与海啸中长存下来的民族,因此对于和平的执着与对大自然的敬畏,足堪为世界各国借镜。亦即在历史经验所凝聚的独特自我意识中,萌生了得以进入其他社会情境的谦逊个人,也促就了日本式的普世性格。
; t, I) g% @3 E5.39.217.7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1 X3 ~6 u) Q
普世性的境界不在于改造特殊性,而在于能悠游于特殊性之间,这里有儒家文化的理想掺杂其中,不过这一点固有文化信仰,目前在大陆与台湾都已近乎失传,反而与日本特有的无的哲学有所结合。关于日本人道主义与和平思想到底是如右翼所言的自虐,还是一种普世性理想的途径?这次海啸所提示的答案,明显不过。
" p d6 ]% F) S" D0 U2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w3 J5 R" u! \0 N# q) l# h,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