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别把房子盖在断层上”应成为常识 [打印本頁]

作者: 醉逍遥    時間: 2011-3-22 10:07 AM     標題: “别把房子盖在断层上”应成为常识

“别把房子盖在断层上”,不应等到地震专家来恳请社会各界“呼吁一下”,而应被地方政府主动视为预防震灾保护生命的头等大事。
" ^$ Z4 v  C4 ^( T9 L9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5 Y$ E/ d% e5 q4 A+ T" D) ]- L! w- I
在近年发生的历次大地震中,研究人员发现,断层带上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情况严重;但断层带以外的情况就要好得多。建房时避开这些断层带,就可有效防震。银川已探索在地震断层带两边宽两百米的地方建绿化带,不准建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表示,研究人员已勾画出我国21个大城市断层带,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勾画出来(3月20《广州日报》)。
6 i. S) {* y) B" E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 `; \  W9 M9 G7 W8 a+ l% ]" r5 n
毋庸讳言,关于地震带、断层带这些地震常识,中国公众所知甚少。虽然近年来我们屡次经历大地震之痛,但大家对于地震科学的关注焦点,一般都只停留于地震预报方面。至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等,大多被关在地震专家的书斋里出不来,地震局和媒体都极少做这些方面的知识普及———哪些地方处在地震带,其实老一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们早就勾画出来了;可在网上搜索“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具体到乡村城镇的地震带详细分布信息,则基本没有。
1 M6 e# _3 q* U) T5 k* p( R: c9 gtvb now,tvbnow,bttvb
# M4 M. @7 k+ W* d; N6 O3 y$ }5 L地震带之中,居然还有狭长的断层带存在,在这方面,恐怕有很多人都像我一样无知;从网友留言看,甚至很多人分不清两者究竟有何区别,以为只是换了个说法。殊不知,世界上破坏性地震所产生的地表新断层与原来存在的断层走向一致或完全重合;在许多活动断层上都发现了古地震及其重复现象,重复的时间在几百年至上万年。1 m7 W1 D2 h" f3 Y( ?2 X4 v

: q. l1 o5 }" j% _  Y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基于这样的地震地质科学研究,应该说,“别把房子盖在断层上”只是一个科学常识;而且,21个大城市断层带早已勾画完成,银川甚至依据这个进行了城市规划,断层带两边两百米只许建绿化带。问题是,既然21个大城市的断层带早已勾画出来,为什么公众始终不知道呢?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对公众进行信息公开?5.39.217.760 `# O: U8 |. L1 r* ]! v

& d3 g. Q6 C4 g还有,这些城市的管理者又是否清楚知道断层带分布情况?是否都像银川那样,已经采取足够严谨的措施,对地震科学研究结果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积极的行动?光有科学研究的宝贵成果,光有“别把房子盖在断层上”的科学常识,却没有城市管理者足够的尊重和及时的行动,一切还是等于零。“别把房子盖在断层上”,不应等到地震专家来恳请社会各界“呼吁一下”,而应被地方政府主动视为预防震灾保护生命的头等大事。5 X" {7 V( b" |5 s
5.39.217.76- ~2 s: K8 w. I5 u: o+ a& o) r7 {
当然,已勾画出断层带的还只是21个大城市,更广袤国土的断层带勾画至少还得等上10年,甚至更久。地震地质学研究作为一门科学,当然须保持严谨,来不得半点“大跃进”;但是,我们还是期待能否快些再快些,因为假若地震发生,生命是等不起的。而这,恐怕就需要国家更加重视地震地质科学,在经费拨付和人才培养上给予更大的支持。这样一件造福子孙的事情,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恐怕不行。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