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 [: R' j$ _0 _4 R) l* Y 伴著對龍燦及相關人員的處理,此事似乎就此已經結束。在昨天召開的新聞中心年度工作會議上,龍燦事件成為主持會議的蔣領導原本不想去碰甚至有些故意想要盡力弱化的沈痛傷疤。但,誰也無力否認,無論從哪種意義解讀,龍燦事件已經成為整個新聞中心乃至成都商報心頭的壹根巨刺,因為龍燦事件引發的思考如果被刻意回避過去,誰也無法保證,下壹個龍燦事件會在什麽時候以什麽樣的方式爆發,給成都商報乃至整個剛剛起步不久正處於媒體與權力艱難博弈階段的中國新聞事業帶來怎樣的沖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n$ j+ {/ V- O0 U: F
; A" z4 }6 A) ], _3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從上海方面高調控訴成都商報“黃山二姨夫”報道嚴重失實開始,有幾個問題壹直在我的腦海中糾結:在自詡已經是陽光大報並且剛剛高調宣布邁入10億元俱樂部的成都商報,為什麽會發生此類事件?這樣的事情,為什麽發生在成都商報專業化程度最高的記者龍燦身上?這是壹個“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概率下的偶然爆發,還是壹些深層次問題長期堆積沈澱始終沒能引起足夠重視的必然結果?成都商報此次應對危機時的應對是否恰當,是否真如報社壹些輿論所言是被逼進死胡同的唯壹選擇?竊以為,陳舒平總編輯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采訪時的“隊伍年輕浮躁失度”論不能盡釋這些疑惑。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引起足夠重視,又被選擇性遺忘過去,那麽,成都商報所將面臨的,將是下次不但可能而且必然發生的更為猛烈的此類事件,對此,我幾乎已經可以預見。而且,還將關涉到成都商報將來還要不要做國內新聞、怎樣做國內新聞等關乎報社戰略布局根本大計的根本命運,說得極端壹點,是成都商報以此事件為節點,將來是要選擇做劉邦還是做劉阿鬥的根本選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N% \5 k7 M) e
+ i3 M' b$ x$ c) u; U 不是危言聳聽。盛世需要聽到我這樣的危言。本人雖加盟成都商報年僅壹年,還是願以不惜挨板磚或者因為自己的言論被壹些領導不喜從而危及自己將來在這家媒體生存空間的危險奮勇上書,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警醒同仁的作用。當然,若有其他,我已顧忌不得。最近壹期的商報生活不是講了嘛,“有話好好說”,“從工作出發的意見才會被尊重”,“商報最大的對手是自己”……希望說到做到,而不是引蛇出洞。# \, e' m; q0 ]
' K+ O! d3 H8 a& O公仔箱論壇 必“死”的龍燦:被神話了的記者專業化路上的智障陷阱(小) # e9 \( x j4 H2 W 公仔箱論壇6 y) A6 {* h) t/ M
在這場以打擊虛假新聞為目標的傳媒整肅中,成都商報很早的時候其實就已被鎖定。龍燦的說法是,據他從中宣部壹位朋友那裏很早前就得到的消息,之所以會啟動這場以打擊虛假新聞為目標的傳媒整肅,是因為諸多媒體尤其是壹些都市類媒體在2010年諸多網絡公共事件中的表現讓高層深感不安。盡管成都商報長期以來以壹種被業界詬病的狡猾方式試圖逃避中宣部高層的關註,但事實證明,無效,在這場整肅啟動之初,成都商報就已經被列為重點整肅對象。 0 f1 C, Z. f4 \5 L- n: u公仔箱論壇 ! y( A- `$ F8 S1 A) v( k. U)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我從另外途徑獲得的消息是,諸多媒體中,南方都市報、新京報還有成都商報為代表的都市類媒體已經引起中宣部的重點監控。這樣的說法,我曾跟成都商報新聞中心幾位領導溝通過,他們深以為然,並告誡我尤其小心。自家人知自家事,盡管今年有壹度我的表現很是紅火,甚至有些稿子為自己在業內贏得了不小的聲譽,但實際積累嚴重不足,我離壹個稱職的職業化記者尚有壹段距離。在這種狀況下,外界尤其是同行們給我的評價越高,我內心深處的不安就越為嚴重。正是基於這些考慮,我拋下已經懷有幾個月身孕的妻子,主動申請回成都本部輪崗充電。或許,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我躲過了這次劫難。公仔箱論壇: u; v+ v- A+ J8 w& C7 c7 |
8 @6 j$ U- T2 H' s' _1 |公仔箱論壇 用自己的經歷與龍燦做對比,絲毫沒有貶低龍燦老師籍以擡高自己身價的意思。盡管龍燦身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但請諸位同仁捫心自問,在整個成都商報乃至整個國內新聞圈,達到龍燦那樣專業程度的記者有幾人?不必多言,去仔細看看龍燦寫的那本《華南虎網事》,那樣的高度誰能達到?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 s5 x7 V3 Y1 A
. G6 p, A6 c+ ]2 I8 A% R' Y 壹個被公認為新聞專業主義化身的資深記者,在其新聞報道中為什麽會出現這麽非常不專業的低級錯誤?就此,我曾非常糾執地進行過思考。龍燦本人對此的解釋是,他認為在黃山救援事件中充分體現了壹個長官意誌大於應有程序問題,也就是他所認為的深度報道的方向問題,而之所以不就二姨夫這個很容易引發新聞爆炸點的事件本身展開深入細致的調查采訪是因為擔心那樣壹來會引發上海方面的警惕從而葬送他所想要力保的深度報道。 7 a5 h6 \$ k9 b2 l5 K! N! y5.39.217.76 { z/ J, w9 g 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龍燦老師和許多資深的調查記者犯了壹個通俗的毛病,那就是為了深度而深度的故作高深式無病呻吟。為什麽這樣說,那是因為,他們所謂的那些深度,其實是連傻逼都能明白的壹些淺顯不過的事實,誰都曉得的壹些東西,其實根本用不著我們媒體去努力證實。而真正構成深度的,我認為應該是當壹些大家習以為常的連傻逼都能明白的常識性錯誤以壹個最不可思議最傻逼的方式出現的時候,媒體通過對這種極端反常性之所以出現的土壤進行深度解讀和層層扒光後自然而然浮現出來的壹些東西。也就是說,我認為I,龍燦老師的這篇黃山救援報道是在壹個錯誤的時間(明知道有關部門正祭起打擊虛假新聞利器懸在各個媒體頭上)、從壹個錯誤的方向(為了所謂的深度而忽視新聞事實本身的挖掘)、對壹個錯誤的敵人(對媒體人而言上海方面的強勢應該說是壹個眾所周知的)發起了壹場自以為能很高明很技巧的隱藏起來但其實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堂吉訶德式的自殺式襲擊,其招致反撲是必然的,報社以及龍燦本人要因此付出沈重的代價註定已經不可避免。從這個意義上去解讀,那麽,龍燦之“死”已經成為必然,那顆隨時會拉響的地雷,或許從他刊發黃山報道那壹刻開始,或許,更從最早的時候就已埋下——很多年輕的從業人員,總是對資深記者所擁有的經驗、常識乃至專業素養等欽羨不已,並以之作為奮鬥目標,但需要警惕的是,有些時候,經驗和常識乃至自己的專業素養都會成為職業記者接近真相的最大的敵人,對此,佛家的表述好像叫“智障”或者“認知障”。 6 F1 Z% `# \, c8 c7 z d公仔箱論壇 $ ]" ]3 {9 g5 d, w" S3 d 但,俗話說得好,“站著說話不腰疼”,報社的各位同仁包括各位領導,妳們有無仔細想過,盡管,妳我目前達不到龍燦那樣的高度,但並不代表妳不會犯龍燦那樣的錯誤,只要從事這個行業,風險必然存在,很可能,我們今天如果犯錯誤的話,會犯壹些非常低端的錯誤。譬如長江日報對蘇紫紫的報道,說實話,傻逼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不但把自己的愚蠢當光榮得意洋洋揮灑出來,還很傻很天真地出賣了違法為他們查閱公民個人信息的公安機關同謀。而且,伴隨著年月的增長與積累的增加,妳我無論經歷的時間依據個人的努力和鉆研程度不同,龍燦現在遇到的“智障”或者“認知障”,妳我會不會碰上?妳壹定能夠超越嗎? # n) ?5 x& A; b) P ' P& L+ t* c9 p& q) t0 \9 s
從這個層面解析,不難解釋這樣壹個糾結性的問題:為什麽,在龍燦之前,已有多位同事遭遇斬首式清退,而被清退的,恰恰是壹些專業化進程路上已經達到壹定水準的資深記者!而龍燦老師甚至悲觀的認定,就新聞中心內部記者而言,下壹個出事的必然是我,再下壹個是劉虎。雖然他做出此種推演的依據有預設陰謀論的因素為我所不贊同,但從我的這個判斷推演出發,事實恐怕就是如此。而龍燦老師此次事發以牽連到曾熙、蔣領導這個層面為止,但下次事發的時候,我深表懷疑,對報社的沖擊能夠僅限於這個層面。公仔箱論壇4 g# ^) l8 P P( k0 \3 J" Y5 _7 r( R
3 r8 `; H/ v1 n+ C
缺乏危機應對戰略儲備及應對經驗,商報此次犯下自毀長城的自宮行為(小)tvb now,tvbnow,bttvb$ I# k8 ]1 |$ l6 R5 U7 s% ]. H. B
3 S9 C3 | }3 `; q* W/ a 撇開“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情感因素,單從理性分析,成都商報此次對龍燦等人的嚴厲處分無異於自毀長城的自宮行為。成都商報對龍燦這樣壹個為報社打拼5年貢獻過6個年度新聞大獎和壹本水準極高的記者之處理,簡直可以用不仁、不義、不禮、不信、不智來形容。實話總是很刺耳,有關參與此次處理的領導不妨捫心自問,應該嗎,值得嗎,非得如此嗎,這樣就能永絕後患嗎,這種以壹次次犧牲自己記者換取茍且偷生的行為能夠長久嗎?5.39.217.76+ b& ^9 [0 s- {+ n' P
tvb now,tvbnow,bttvb+ |$ y- n5 U1 s' H
很多時候,成都商報經常自以為是地認為,南方都市報那些人是般“瞎子”,遠不如自己智慧從容。進入成都商報滿打滿算不到壹年,我從領導層處經常能夠聽到這樣的聲音,可見其在商報內部的頑強自我認同。不容否認,成都商報在對新聞的具體操作尤其是精確落點及核心穿透力上講,確實強於南方都市報那種猴子掰苞米式的敗家子做法。但要在應對因為報道引發的權力打壓危機面前,成都商報的智商與南方都市報相比,簡直就像幼稚園裏的小朋友,與《財經》、《新世紀》那樣的媒體相比那就簡直無法相提並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2 E* p5 m A
7 J) R& S0 s2 h" k& `5 r% g2 f( T3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不要總用什麽本地媒體環境惡劣那樣的很不靠譜的話來為自己開脫,沒有意義,也無助於問題的根本解決。虛心壹點,看看那些媒體是怎麽為自己應對權力打壓危機的。別的不說,《財經》、《新世紀》有著自己穩定而專門的專家團隊,從選題的選擇開始就不停介入,不但出謀劃策,更有風險性評估,在記者稿子交回到達編輯手中,還有專門的法律團隊進行法律風險的規避。僅就這點,成都商報有過嗎? . k& o ~& d3 j5 {. ~1 X7 y b tvb now,tvbnow,bttvb5 B7 D# W+ X7 t
盡管中宣部屢次下達不許異地監督的嚴令,但自嚴令下達至今,有哪家媒體因為異地監督受到懲處?中宣部那個嚴令是在什麽樣的背景下做出的,成都商報有沒有專門的政策分析人士進行過專門的研究?但是,如果妳的報道連法律層面的風險都不能規避,那麽,妳就是再無恥地拍成都這個層面官員的馬屁,他們會在關鍵時刻為妳提供怎樣的保障?這些問題,成都商報的決策層想過嗎? . v$ _- j, d r& h) x0 i! G tvb now,tvbnow,bttvb* m; k6 T" O, L4 e
在成都商報的發展歷程中,這樣的危機應該說已經不止壹次。第壹次,成都商報用支付5000萬舉辦西部論壇的方式化解,並因禍得福;第二次,成都商報花了2個多億,成功地認了成都傳媒集團這樣壹個爹,並成為成都傳媒裏事實上的掌門人。如今,成都商報的事業已經拓展到國內國際,有沒有想過用什麽方式,為自己營造壹個相對寬松的外部環境,既然成都商報的借殼上市戰略已經走在國內媒體前端,那麽,能否用什麽方式將成都商報爭取為媒體開放或者什麽的試點?5.39.217.76+ k) g: p V& O. c
公仔箱論壇0 r3 D- B' h( }+ R/ s8 A* p4 ^
沒有,至少我們這些基層的記者編輯看不到成都商報在這些方面的努力。相反,成都商報壹方面總在強調自己客觀環境如何糟糕的同時,當遇到令他興奮的新聞事件時,給記者和編輯做出的指令完全是那種冒進式的。這樣的危險,我在進入成都商報不到壹年的時間裏已經遭遇到兩次,和新聞中心的編輯們溝通後發現,這樣非常分裂非常偏執的置記者、編輯安危於不顧的新聞沖動在2010年度他們也曾多次遭遇,每次都驚出壹身冷汗。這又是為什麽? : ~0 F8 [& y" L @ 8 N# A4 I B- X) Etvb now,tvbnow,bttvb 我們梳理商報每次經歷風波之後的反應,似乎總有相似的規律呈現,要麽反應過度,要麽“好了傷疤忘了痛”在過上壹陣子蟄伏日子之後又開始躍躍欲試或者稱之為蠢蠢欲動也未嘗不可。商報在此類風波中的表現,就像壹個得了麻風病的重癥患者,不停地得瑟、抽風。而每次受傷害的似乎總是些無足輕重的底層的編輯、記者,為什麽? ' l$ k+ B& Q1 J- @ K0 `6 `% T5 W+ n W公仔箱論壇 說句毫不客氣的話,商報目前的處境,正好比壹個三歲的孩童手裏拿著幾百兩的明晃晃的黃金招搖過市。他的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與實際的社會地位與其出身極端草莽極端草根沒有任何社會根基的對資源占有的不平衡之間的矛盾正在日以繼日的發展中不斷裂變,這種裂變不引起商報決策層高度重視,而總試圖以犧牲底層那種極不人道的方式來換取短暫的茍且偷生,那麽,終有壹天,這種山外青山樓外樓的虛假維持會轟然倒地。套用商報壹位員工的話,在他自己身上的慘痛經歷讓他發現,商報的每條蛇原來都很咬人,換言之,對商報而言,外面世界中的每條蛇同樣都很咬人。 $ |) C E) @9 e! [ tvb now,tvbnow,bttvb) D6 X: ^6 O8 ^5 S4 }
商報這種不惜犧牲底層的心態,在昨日召開的新聞中心會議上蔣領導的壹番表述最有代表性,他不無動感情地說,“對商報而言,哪怕犧牲他10個蔣泉洪,也比不上犧牲壹個陳總對商報造成的傷害。”10個蔣泉洪尚且如此,100個普通記者編輯自然更不在話下。這個以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為己任的已經達到這樣壹個社會地位的媒體裏,這種極不人道的思想居然會占據主流,這又是為什麽?- B% L+ ~# [2 x& v& j0 G: k8 W: c
; X. X2 e' j& M6 A Y/ ^5 B 高度市場化基礎上,新聞理想主義基石的構建與商報在商言利的現實執行選擇的嚴重分裂,理想主義的追求與犬儒主義文化的自以為是以及張伯倫式投機氣息之間的嚴重分裂,是成都商報自己最大的敵人(小) + o- I8 ]' P$ ]( Y( X- m$ I1 N+ r- u+ Vtvb now,tvbnow,bttvb * B) N5 l4 [2 p+ F# d! P8 V
說成都商報是壹個極不人道的商業逐利主體,許多領導可能會覺得大不以為然。怎麽會呢? - k2 \4 v8 @& Y# r" y$ o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p' o) N0 [/ j9 ]6 ~7 l; ~
然而,不管領導層是否願意承認,但這是壹個不爭的事實,這種危險的缺乏人文關懷的氣息在成都商報延續已久,並且被習以為常。別的不提,舉幾個很簡單的小例子:先說夜班編輯,上班上到半夜兩三點鐘,需要自己打車回家,撇開經濟負擔不說,報社有沒有考慮過女員工回家路上的安全問題?在壹個廣告收入已經超過10億的媒體拿這個問題說事,簡直有點荒謬可笑,如若不信,不妨到國內各個媒體去考察壹番,哪怕那些廣告收入還不足1000萬的小媒體,這樣的問題根本不可能成為其問題,派幾部車子送夜班的編輯回家,很難嗎?非不能也,乃不為也。再拿商報那個破舊不堪的宿舍說說,大冬天的,有哪位領導想過住在那個宿舍裏的員工的冬天生活怎樣熬過?說句很扯的話,貧民窟裏的、生活在底層的板房、窩棚裏的低收入人員,也能在房裏最起碼有個電爐子,更別說空調了,廣告收入超過10億的成都商報負擔不起區區那麽壹點電費?同樣,非不能也,乃不為也。在宿舍被凍得不行(我跟物業的提過自己買電爐子行不行等問題,被以安全等理由拒絕),在外面找很便宜的賓館去住,報賬的時候,問題出現了,財務處的工作人員說,別說我這號子回來輪崗的,就連牛亞皓、劉虎、羅道海等國內記者以及四川連線的記者回來開會的,報社通統不管住宿問題。我真不曉得,商報這種規定是基於哪門子的邏輯做出?我們到成都不算出差,那我們在駐地算不算出差,我們在駐地就是飛來飛去不需要任何成本就能完成采訪?成都商報給我們在駐地配備了辦公室嗎,還是配備了交通工具?非常之搞笑。 9 R# `; V# ], @8 K3 [& D& ~. Ntvb now,tvbnow,bttvb ' w+ j' M+ q% d7 u. _1 x# Ttvb now,tvbnow,bttvb 我所最初認識的成都商報企業文化,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我是李迎春在北京招錄進報社的,當時,我還面臨去南方都市報等的選擇,可在和李迎春幾番交談之後,我選擇了成都商報。為什麽?在李迎春身上,我看到了與我原先所在的媒體所截然不同的氣息——壹見面,所有的討論只圍繞業務與人生等展開,聊到興奮的線索時雙眼炯炯放光甚至拍起大腿或者擊打桌子,經常溝通到深夜,作為部門主管的李迎春早上敲響我住的房門,告訴我說早飯已經做好,和我壹起吃過飯後親自駕車拉著我去采訪,等下午采訪結束的時候再去接我回到住處,讓我寫稿子,他和他的妻子做飯……等等等等,不壹而足,李迎春和我壹天通話不下10次,通話時間經常長達壹個多小時,說實話,我談戀愛的時候也沒有和女朋友有過那麽多次通話。面對這樣的壹個媒體,面對這樣的壹個領導,真實的感受就是,以往的職業生涯全部虛度,成都商報就是讓我馬上替他去炸什麽碉堡擋什麽機槍眼,我想,以自己的性格,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堅決執行。然而,我後來終於發現,再美麗的童話他也是童話,包括童話的制造者和信奉者李迎春本人,最後也被這個虛假的童話擊倒,這次回到成都輪崗,我的感覺是,盡管他不想和我透露任何,但我從他說話的眼神等細節中不難看出,他現在不再像以往那麽激情。公仔箱論壇( \. t. q. {+ k1 O: Y
0 X- ^5 O5 r" n [ 以壹個調查記者的眼光,在輪崗期間對成都商報有壹個部分的考察,得出的結論是:高度市場化基礎上,成都商報新聞理想主義基石的構建與其在商言利的現實執行選擇的嚴重分裂,理想主義的追求與犬儒主義文化的自以為是以及張伯倫式投機氣息之間的嚴重分裂。' a* h1 p( e" Y4 E,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