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馬來西亞] 民族主义时潮下的后遗民心态 [打印本頁]

作者: aa00    時間: 2011-2-13 12:12 AM     標題: 民族主义时潮下的后遗民心态

民族主义时潮下的后遗民心态
) o2 t6 t3 S) q* f5 q0 [5.39.217.76
【我的国家MALAYSIAS/庄华兴专栏】1991年,马哈迪正式提出2020年宏愿,九大目标之中,塑造马来西亚国族(Bangsa Malaysia)赫然居首,它显然是巫统今后的重点工作。此后,学界和民间不断有人针对民族国家、国族、国族建构等议题进行讨论。tvb now,tvbnow,bttvb' O4 _( \( h4 H$ O9 G2 [: ]; B

$ Z8 ?% Z+ h& A' m$ s2 r& L公仔箱論壇 6 ]! l! m2 g& z8 k( P3 r& @& g
* s/ U# ?. I5 \2 ]' \, X# M1 ]
[attach]1273423[/attach]5.39.217.765 U2 i6 S& m9 A

# J7 x, T9 ?& ~1 K; K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6 r7 o* R. Y0 o. J/ C#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q  ?2 z+ d: o0 J: L# e# Y
马来学术评论界、左翼马来知识分子对此课题最为关心,不仅理论基础扎实,对巫统精英执政集团的影响也超乎我们想象之外。已故鲁斯旦沙尼(Rustam Sani)谈马来西亚国族主义(Malaysia Nationalism),三苏安里(Shamsul Amri Baharuddin)谈想望中的国家(nations-of-intent),阿都拉曼恩蒙(Abdul Rahman Embong)谈未完成的议程(unfinished agenda),都不脱民族/国族、民族国家、国族建构范畴。
2 e) p4 C" W" `# t3 l# _/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史学界,如邱家金、再纳阿比丁(Zainal Abidin Abdul Wahid)、莫哈末尤索夫哈欣(Muhammad Yusof Hashim);文学界,如伊斯迈胡辛(Ismail Hussein)、翁姑麦姆娜莫罕默德泰西(Ungku Maimunah Mohd. Tahir);文化界,如穆罕默德阿凡提哈山(Mohd Affandi Hassan)等向来扮演急先锋打头阵的角色,但更突显其作为马来民族主义辩护士之身份。
5 x  P& c7 \1 }  O. O9 ^马哈迪之后的继承者皆非常积极贯彻其宏愿。阿都拉即位,未几即推出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其中第四章提到通过教育建立民族国家的目标。纳吉隔代继位,提出“一个马来西亚”口号,始终不脱2020年宏远之马来人议程。5.39.217.766 v3 y! x4 j8 I* b) N
民族主义具多面性与可塑性
$ a: g% G* T" w* _tvb now,tvbnow,bttvb过去20年,华社鲜少对上述切身议题进行讨论。2007年6月12日,董教总发布《董教总对〈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总体意见书》,点出了民族国家的单元化本质。意见书指“民族国家是几个世纪以前出现在欧洲的一种单元化的狭隘民族概念,它强调一个国家只存在单一民族,只允许单一民族。......按此类推,要建立一个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必须塑造一个马来西亚民族,就必须有一个特定的马来西亚语文。马来中心主义者认为这个语文就是马来语”。董教总的认知,基本上合乎民族主义在滥觞时期的历史事实。
& O, k( E1 k8 A* U1 K( u% _公仔箱論壇 & a" K, t: G/ X/ R9 g2 K8 p0 ]- d
) [0 R/ ]" v3 X# r  E( C" e
tvb now,tvbnow,bttvb5 u1 Z9 U3 j1 l# J0 P6 b
[attach]1273424[/attach]tvb now,tvbnow,bttvb; o. }! E; R: e7 m- j* e, ?

5 Y, h! u6 L! g6 q! L9 B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Z% E0 f6 J1 v1 D1 g7 a
然而,脱胎自民族主义的民族国家也并非一成不变,以民族为构成原则的国家认同亦多种多样。安东尼史密斯即提出公民民族主义(civic nationalism),意义上接近政治哲学家所说的自由民族主义(liberal nationalism)。学界认为,就构成方式而言,它是“传统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一种颇具创意的结合。提倡公民民族主义或自由民族主义的人,本身多半信奉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如尊重个人权利、肯定多元秩序、反对专断权力等。但是他们也相信人类隶属于不同之民族,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会深刻地影响一个个体的自我认知以及行为模式,因此光谈个人权利而不承认民族文化的价值是不对的。”(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页44)由此可见,传统自由主义和公民民族主义的差别再清楚不过,而后者显然更符合当下普遍民族认同的时代。5 z. j* D* E  v* W, @
以色列理论家耶尔塔米尔也相信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可以结合。为了让人信服,她主张人人基本上都是“脉络下的自我”(contextual self),意思是说“每一个个体不仅是‘自主的自我’,同时也是‘着根于特定社会脉络的自我’就自主性而言,个人拥有选择、反思、评估自己生活目标的能力;但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作出这些选择与评估,也是‘因为他着落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而这些环境提供了他评估好坏的标准’……自由主义哲学所强调的自主性及选择能力固然是‘人’的重要特质,但是文化归附、宗教信仰,以及善恶好坏的概念,也都是内建于‘人’的本质。‘脉络下的自我’结合了‘个体性’与‘社会性’,使自由主义传统与民族主义信念的融合有了一个正当稳固的开始。”(同前:页56)
; [; H; M3 X+ I8 ^& \  M. i; ^公仔箱論壇笔者不厌其详在此作大篇幅征引,是为了指出民族主义的多面性与可塑性,不必把它视如洪水猛兽。同样的,因民族主义衍生的民族国家、国族、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议题亦可如此观之。
6 v6 z2 }5 _$ K  `3 u! w5.39.217.76如何面对民族国家
, B% v  |. H, A$ u$ N6 n战后以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为基柢的反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之第三世界新兴国家,在冷战时期以左右意识形态对立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在后冷战时代又回归民族主义认同,以寻求它在新国际次序与关系中的位置。换句话说,如果在冷战时期,左右意识形态居主导地位,冷战后则以国家为主导,这是第三世界国家向民族国家过渡的基本背景。“国旗增多信仰减少”,正充分揭示这样一种历史进程。tvb now,tvbnow,bttvb# U- @9 e8 a2 S* Q  U0 o7 f  c6 o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第三世界民族国家并不完全以资本主义为动力,马来西亚和阿拉伯-回教世界构成的网络突显了宗教联系的维度,何况马来人宗教民族主义与阿拉伯-回教世界在过去百年来曾有过深厚的渊源。这是自左/右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意识以外又一新兴国际关系形态。因此,它未来对国内族群关系构成莫大的冲击是可以肯定的(最近因埃及反穆巴拉克示威召回1万1000名留学生,其人数之庞大令人乍舌,过去未曾有过,或多或少将左右未来的马来西亚政局走向)。
3 M& s9 \8 V)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可以这么说,民族国家是当前最突出的国际政治现象之一。面对这一事实,摆在眼前的至少有三个选项。一是放弃族群权利,对现有的建国方案照单全收;二是诉之自由主义式的抽离心态,高谈个人主体与自我实现;三是从大处认同民族国家理念,再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实际有效的操作。所谓“实际有效的操作”,完全是出于笔者近年来对华社文化生态的观察而产生的深刻感受。
/ R+ ^6 q3 q5 Z  W6 ^) \华社回归侨民心态?
- q7 ~) P% K3 e( G& D1 O+ q; ~5.39.217.76在教育领域,晚近出现一种以中国大陆为马首是瞻的教育与文化规范伦理。从语言文字声调的规范、华文教育有价论之去文化价值趋势、穿汉服习古礼等器用礼仪层面的热切,无不紧跟时潮而欠缺反省。在华教界,亦不难看到时下领导人的时空错位认同。最近刘晓波事件牵引出华教领袖众生相,被批评之余,其所揭示之意义亦值得吾人深思。公仔箱論壇7 L/ ~. x5 a$ M8 L; I7 S' M3 ?
5.39.217.76% I* e/ `) r5 b0 s- G

- ~: T' W2 _; e" O, W0 Q公仔箱論壇 / X* L4 B* M8 ?& H% n# a# U2 s3 W
[attach]1273425[/attach]$ s$ D; Y4 S5 V1 N

; r5 Q, x1 ]$ r+ P, @* X: [& u* Y. l. q 公仔箱論壇- b& u2 h* Z6 i6 A- z5 k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王德威曾杜撰“后遗民”(post-loyalist)一词,他作如下阐释:“如果遗民意识总已暗示时空的消失错置,正统的替换迭嬗,后遗民则变本加厉,宁愿更错置那已错置的时空,更追思那从来未必端正的传统。两者都成为对任何新兴的‘想象的本邦’(imagined community)最激烈的嘲弄。”(见氏着《后遗民写作:时间与记忆的政治学》,页6)
3 S0 j, E' E. ~# B* r, }% D* {, K公仔箱論壇证之于前述马来西亚文化教育诸现象,笔者怀疑当下马来西亚华社是否正逆时回归独立前之前华侨精神状态?今昔比较,独立前的华侨心向母国,遗民心态不难理解;而今物换星移,政权更替,传统不再,但遗民心态仍鲜明如昨。
9 F+ T2 k% D. f2 Q$ G5 F. E8 q$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笔者曾在一篇谈马华(民族)文学的学术论文〈双殖民主义下的马华(民族)文学〉中如是说:它是民族的,但不是民族国家的,因为在此民族国家架构中,华族即非主体,地位也颇暧昧。因此,华族和国家呈现既向心又离心的张力,宿命地成为民族——非国家文学。作为民族文学,马华文学没有国家想象的基础,却有民族想象的实质。(龚显宗、王仪君、杨雅惠主编《移居、国家与族群》,页185)tvb now,tvbnow,bttvb6 L, Q2 P- }- e; Z2 r
马来西亚华人落籍本邦超过半个世纪,有家而无国,除了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否更值得注意?
: u) V& X3 Y2 K5 W5 a. g! t5.39.217.76庄华兴是博特拉大学高级讲师。
' v1 ^- m+ X2 w. D7 c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