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社企製衣廠 重振Made in HK招牌 [打印本頁]

作者: 愛發白日夢    時間: 2011-1-18 07:07 PM     標題: 社企製衣廠 重振Made in HK招牌

自從製衣工廠於九十年代相繼北遷,原以為「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的衣服從此絕迹,豈料於2009年,社會企業「L plus H Fashion Limited」把這標籤復興了。L plus H定位製造上乘針織品,由「70後」、「80後」負責管理和獻策,出力的則是昔日讓香港製造業起飛的老師傅和車衣女工,老、中、青三代攜手打造高檔次、高品質的香港貨,重振「Made in Hong Kong」雄風。& X9 v: i6 y9 [$ y6 l  n2 X9 f

: p5 O- L$ ^% a9 u1 v+ S設計車工包裝全在港
7 ]3 Z6 `5 {3 a* X" k公仔箱論壇
( W9 x) y( s5 t0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港的製衣廠房寥寥無幾,而且只負責當中數個工序,L plus H卻標榜「百分百香港製造」,由設計、車工、熨摺、包裝,全部工序均在港進行。該廠強調工序,更重視「人」,70多人的製衣團隊,絕大部分都是行業中的資深工人,於七八十年代香港製衣業黃金時期已從事這行,當中最年長的已屆66歲。
; \5 b4 }2 n) Z/ N$ G*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0 @* S0 m6 k: L  M, ?  W" T/ y. Q
老師傅歸位 清潔    習慣難搞, H6 b9 O" |. O6 y& C; v. @

8 [9 ^( C( `' b- c  Dtvb now,tvbnow,bttvb不過,要領導這班老師傅殊不容易,董事何靜瑩透露,單是要讓工人習慣把線頭掃進垃圾桶,已引起怨言,結果她每天到廠房提醒數十遍,足足花了兩個月才讓眾人習慣。另一方面,以往工人以廠長為大,組長都不願發聲,結果支支吾吾,得不出改善生產的方法,她只好每天開一次生產會,3個月後各組間逐漸學會溝通,大大提高生產力。除了一班老師傅,L plus H亦聘請了約10名「70後」和「80後」,主要負責中層管理和設計工作,當中卻只有數人具大學學歷。L plus H協助中年社群之餘亦提拔了一班學歷稍遜但工作勤奮的年輕人,何靜瑩亦笑言是意外收穫。
( G- J8 r$ n$ }$ |4 n3 |公仔箱論壇9 ~" B! A1 ]5 V
月產8000高級貨 挑戰意大利    廠
3 i! U9 f9 O9 T'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D% \# o, Y
萬事起頭難,廠房投資過千萬,但高級針織品造工細緻,每月產量僅5000至8000件,何靜瑩亦直言首兩年形同「燒銀紙」,今年才「見到曙光」。她強調競爭目標是意大利工廠,「如果像內地廠,人家給我們什麼便跟著做,我們沒有競爭力﹗」事實上,業界交給L plus H的,都是較複雜、考工夫的圖案,L plus H亦會就技術層面提供意見,難怪能夠如此自信。
! u7 m0 C+ L3 K6 i; w
! ~3 e# c+ H: G/ A' d0 w9 [公仔箱論壇現時公司90%訂單來自內地、台灣    和歐美,餘下10%貨品在中環    專門店發售。雖然捱了兩年沒好好睡上一覺,何靜瑩仍以重振香港品牌為榮,現時只要是自家出售的產品,「Made in Hong Kong」的標籤必定釘在衣服最顯眼處,「(標籤)好重要﹗這正是我們要重振的,每一個都是人手縫上,十分珍貴﹗」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