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特區政府自動「識做」 是擺不脫的意志枷鎖 李怡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1-12 09:26 AM     標題: 特區政府自動「識做」 是擺不脫的意志枷鎖 李怡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12 09:28 AM 編輯
. M' S- \  A5 l- g# M6 B# R& b2 X
, |1 u& W+ \; b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特區政府自動「識做」 是擺不脫的意志枷鎖  李怡
& [" D! F% S6 E, F. [! k+ l8 Z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N. ]. c' e+ q; z2 w) \) f) H
立法會今天就近日市民最關注的事態進行休會辯論
,內容是:有關香港特區政府基於人道理由,處理海外民運人士到港弔唁司徒華先生的事宜。5.39.217.763 N4 V: M7 U. ~( F% X% t9 m

0 M" }, j8 Q3 @# J/ G# B
天之前,從特首到政府高官,都一直迴避王丹申請來港的事,但從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說「哀悼並非一定要來香港」這句話來看,一般輿論都估計特府批准王丹來港機會不大。基於超過一半的民意認為特府應批准王丹等來港,故多名建制派議員兼港區人大都表示,王丹及吾爾開希以朋友身份到港向司徒華致祭,港府在執行條例時
  w. F# V- V& u( g& ^2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應給予方便。但他們卻反對立法會辯論此事,葉國謙、王國興說,將事情搬到鎂光燈下「重難搞」,甚至說「越嘈得多」,王丹越難獲批來港。這邏輯實在奇怪:不是任何不合理不公道的事,市民不聲不響,立法會不予討論,就能私底下有符合民意的解決呢?tvb now,tvbnow,bttvb2 w0 R6 @$ A& [: q# P

% E: I9 J- W1 T! L& y# }公仔箱論壇市民普遍認為
,特府不批准王丹等來港,不是擔心他們來鞠一個躬,當天就離港,會破壞香港的社會秩序,而是中央不同意。不過,前天新任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會見香港傳媒高層代表團時,被問及此事,他說,在一國兩制下,內地不會干預特區事務,相信特區政府會很好地處理有關事件。
, O" l- S% w: F' I*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B$ B5 p3 t3 V6 Q! W$ _; _
聯會副主席李卓人認為,王光亞的說法對王丹來港有正面作用,至少消除外界認為中央阻撓的憂慮。但筆者認為,王光亞此言,只是撇清了中央的干係,要特區政府揹起這隻鑊。他沒有說中央對有關事件沒有意見,而只說相信特區政府會很好地處理。怎樣才是很好地處理呢?可能的解讀是:你自己識做啦!公仔箱論壇; v% W' r% |, }( m( R' g2 p

" B( ^8 z) P, K5.39.217.76中央對特區
內部事務的干預,通常是不會明言的。若明言,就擺明做黑臉,也擺明破壞「高度自治」了。不明言,特首就要估量中央的意向。估錯了,縱不致以腳痛丟官,至少也會日後受到政治冷待。在香港現在以及未來的政治利益都來自中央的情勢下,失寵就意味失去政治靠山。但中央的意向應如何估算呢?在中共的專權政治下,「寧左勿右」是最保險的選擇。左,只是損失一點視之如「浮雲」的民望,,則會影響自己政治前途。劉曉波和趙連海事件、王丹來港,特首與特府高官的表現,都說明寧左勿右地「識做」,是權力只來源於北京而不是兼來源於市民授權的體制下,特區政府無法擺脫的意志枷鎖。特府對這些事態的所有反應,應該都沒有中央授,而只是特府自己識做而已。王丹來港的最終結果,恐怕也不易跳脫這種羈絆。tvb now,tvbnow,bttvb' }$ \6 m7 P/ x# U% W! k* t- f

% ~" F! t6 B+ E- S# p! h5.39.217.76疑似下任特首候選人梁振英前幾天回應王丹來港問題
,他說政府已經表態,不適宜公開表達太多。他又說,過去二、三十年,處理內地相關的事情,他的宗旨是必須幫助到當事人,他做的很多事不一定要大眾知道,佔據道德高地,亦不需要一味批評,博取掌聲。若他真的做了很多好事幫助人,既說「不一定要大眾知道」,為甚麼又要提起來呢?受過他幫助的很多當事人,為甚麼沒有一個人出來為他說幾句好話,洗抹一下他的中共奴才嘴臉呢?5.39.217.76* s1 z' O$ O# {" Z4 Y9 v6 c, K

4 X9 E5 m" b: u* q: c5.39.217.76
穿了吧,要香港特首或建制派的任何人,在中央領導人面前為香港人、為維護香港的高度自治,那怕說一句不痛不癢的話,也難矣哉。因為掌絕對權力的領導人,或是他們授權的次一兩級的負責人,接見香港特首、高官以至建制派的任何人,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架勢。在他們面前,基本上只有聽的份兒,講也只能講些迎合他意向的話,與他意見相悖的話是極難說出口的。筆者有過一點經驗,所以梁振英說他處理很多與內地相關的事,還幫到人,不要吹牛了吧。tvb now,tvbnow,bttvb! C# x$ O, G, Y- |. r
公仔箱論壇- @1 [) k% M# V; K# N/ [
批評,是就事論事,是要把事情攤在陽光下,光明正大地議論解決,不是要博掌聲。而縱使得到掌聲也是光明正大的掌聲。認為牽涉兩制矛盾的事,私下解決就好,不要嘈出來,偷偷摸摸就能把事情辦妥,那是騙人的。其結果是高度自治變得越來越屈膝跪倒,讓一國兩制漸行漸遠漸無聲。王丹能否來港,雖不是甚麼大事,卻是一國兩制的考驗,也是特首和特府是否一味「識做」迎合上意而一再抹煞香港民意的試金石。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1-12 09:29 AM

哭靈  吳靄儀
% i: |  Z4 y- I+ F8 t) W'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n9 g8 \0 u1 u# Z5.39.217.76王丹、吾爾開希等民運人士要求入境致祭司徒華,保安局局長公開反駁說哀悼不必來港。更有人質疑,民運人士並非親屬,泛民以「人道」理由要求准許他們入境致祭說不通。這類反駁,漠視中國文化的倫理觀念。

- H- P* N+ i( k.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a; ?2 N9 I+ h) J2 |6 F9 m
國人的倫理觀念之中,師生關係的重要不下於父子,「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因為中國人相信,生者父母,但做人的道理來自老師,沒有道德操守與學問的傳授,不足以為「師」,所以有時師甚至大於父。中國人的「師」不是狹隘地指學校裡任教的老師,而是指在人生路上對自己作過重大指點令自己獲益良多的前輩。我們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例如「張良拾履」,就是表達這個觀念。王丹等民運人士,視司徒華為師,實在自然不過,更何況在「黃雀行動」之中,華叔可說是對他們有救命之恩?公仔箱論壇/ L6 u. D5 D: g- ~9 O

% i2 i1 b) `( `. \0 w- Ntvb now,tvbnow,bttvb「發乎情、止乎禮」,
「禮」是「情」的體現:有秩有序,有節有制。中國情操最重視知恩感恩,「忘恩負義」是最令人不齒的行為。弟子在靈前叩拜,以謝師恩,根本就是中國人的倫常大事。
) U" }1 k  g+ ?- z公仔箱論壇
0 J9 T; P$ j/ `* d% k5.39.217.76
禮一向是禮之最重大的。小學生也讀過「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的詩句:一個人壞到母親的喪禮也不出現,那就壞到無可再壞了。孝子奔喪,奔,就是心急如焚,五內摧傷,要到靈前放聲哭泣,以謝父母之恩。父母之喪要辭官守喪,其他倫常關係沒有這樣的要求,但是靈前致祭仍是大事,親臨致祭的重要,反映與死者關係的親疏,及對死者感情敬意的深淺。, t; H$ v  l5 ]1 G0 B8 S- }% j

9 y6 X" _! `/ P2 u4 T2 h歷史上,禁制公開舉殯或致祭,是獨裁者懼怕民意的表達採取的手段,但是這種手段從來都沒有好收場。公
安監視家屬拜祭六四死難者,只有令傷口永難平復,年年加深怨憤不平。反之,讓人到靈前致祭,才是和解的誠意與人情的表現。連戰踏足中國大陸的「破冰之旅」,頭號大事是到孫中山先生墓前拜祭,意義就在於此。阻人拜祭,中國人的人情倫理不會寬恕。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