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K# B; z! ?8 ]. e, k/ T這種想法當然言過其實,捕風捉影。不過,它亦正好和這十多年來,另一種以為香港會逐步逐步在回歸之後,喪失自己的獨特性,七百萬香港人將會消失在十三億人的汪洋大海中,「香港身分」將會日漸無關重要的憂慮,互為表裏,互相映照。 9 U4 H M) B8 p# b Xtvb now,tvbnow,bttvb " p' S5 D( J# @: S$ z5.39.217.76第一種說法認為香港的中國性不足,第二種說法認為香港的中國性過多。前者號召香港的思想、文化全面徹底回歸,後者認為要捍衛香港認同,香港的本土性。可是,兩種說法都生硬地把香港性和中國性對立起來。究其實,香港之為香港,正是基於兩者永遠糾纏不清、但亦相生相剋的關係。4 b+ Y7 m' f# \; s! ~0 B
9 A H$ @8 i* z" S8 E% z公仔箱論壇警覺自身主體沉淪3 H+ z- S, \& R7 O* j
5.39.217.766 c+ E3 ^5 M7 c. r/ X# I+ M
筆者一直認為,香港人有必要警覺自身主體的進一步沉淪消蝕,也有必要繼續完成從未完成的(解殖後)主體性,然而對於香港之必然會擁有一個與中國有異的「身分認同」絕不憂慮。因為無論是前朝的英殖民統治者,還是今日的北京當權派,都熱切地為香港人設定一個讓他們畫地為牢,自困井底的香港「身分認同」。這種香港「身分認同」在英治時期,用以拒絕香港人建立對英國的認同,在回歸之後,也正要防止香港人過度認同中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H; E) x" _# I3 w
; i/ s8 ^8 W! y3 l- G% ^- y m; s
港澳辦官員年末重彈「井水不犯河水」的舊調,如果不是犯有挑起中港矛盾、撕裂族群的嫌疑,也是一種破壞港人全面認同為中國人,對高呼「文化回歸」大業者的一盆冷水。 ) o. p9 _/ i3 Y5 q% E- O 8 D5 Y+ S# {( e1 j( C0 D5.39.217.76其他原因不贅,只談一點,也就是「河」與「井」作為港人認同中國的民族主義想像。9 x; _2 w) s4 h8 z7 V)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