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向高收入國新加坡學習 [打印本頁]

作者: elvin88    時間: 2010-12-31 12:13 PM     標題: 向高收入國新加坡學習

據報導,在2010年,彈丸之島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達到2,100億美元,比大馬同年的2,050億美元還高。除以總人口數換算成「人均收入」,則是3萬6,573美元對6,975美元,相去甚遠。在1965年時,新馬的個別人均收入也只不過是512對335美元。
2 v2 l# \+ ]2 D; W  b'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4 M9 O  Q6 f4 R5 G

& w; x) ?1 Z2 x# r' X何以這40年內,新馬二國在經濟方面的表現差距如此之大?從政治體制言,二者皆被舊類為威權或半民主型國家,二者在政治自由與新聞自由面也遠落後於許多落後國家;可在經濟面,新加坡就是遙遙領先大馬,且還吸納了約40萬的大馬人在新工作。顯見,這是個值得深研的課題。
; M, H! Y& f3 ?" y# Wtvb now,tvbnow,bttvb0 h# L$ @: B; o' a8 n
新加坡是個人口只有500萬的都市國家,可其經商環境與國家競爭力,向來被列入世界前幾名。不僅是世界第二大貨櫃(Container)港口與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更是世界上百萬富翁密度最高的國家。其人均收入在2007年超越日本,這確是非同小可。大馬要成為高收入國,實有必要參考其經驗。5.39.217.769 s1 d1 K* Q' p- _8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y' K; U3 p. n$ p
實則,日本的素有策略先生之稱的經營學者大前研一在其近著《低智商時代》一書里,便把新加坡與中國同列為全球化新時代的勝利組,認為日本有必要向新加坡學習,以抑制日本人的低智商化趨勢。2 b3 h# M1 Q7 w5 C( T  w8 W
- ~" T7 K! i1 T0 J$ j5 P1 l
大前研一看好新加坡,不僅僅是這個國家重視英語與IT(資訊科技)基礎設施,也與他提倡的區域國家(Regional State)或區域經濟體(Regional Economy)的主張有關。7 r0 Q! e7 {* Y! t

- _$ \( b/ X: p7 @. k* Q他認為,隨著科技(尤其是信息技術)與全球化的加速進程,要搞好一國經濟,已不宜受制於民族或民族國家(Nation-State)的制約,而宜從不同地區的「區情」出發,分別規劃,以發揮個別地區的個別優勢。如中國近30年來的經濟成就,便在很大程度上與地方放權(decentralization),激活個別地區的積極性與能動性有關。此點,也是大馬應加以注意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4 g6 M0 ~+ ]# ?
5.39.217.76: J4 D4 t$ @# A- D4 w9 A, o
高薪鼓吹知識經濟
: R; z. f% T/ |- S  D; {5.39.217.76
8 ^- J6 Q# m/ X1 W至於新加坡,也是因為能從地盡其利(地緣優勢)、抱持對外開放、有容仍大、不排外、不仇外的心態來吸納各地人才,方能海納百川而成其力的。大馬則因過度受制於族群本位思想的制約,以致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優勢。大馬若不能在思維、心態上從族群本位轉為國民本位,以發揮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的作用,其經濟成就也將是自我設限,好極有限。
. D- l5 {5 p4 h) k/ H4 R, z5 P5.39.217.76
# D1 T1 I# u7 i; L' `/ I7 N: L3 a從經濟發展策略的角度看,大體而言,在1960與1970年代初期,新加坡也與大馬一樣,走的是以創造就業機會為主的勞動力密集產業的路線;只是與大馬不同的是,早在1980年代初期,新加坡便力圖轉型為技術與知識密集型經濟體,且還用高薪資政策來加速轉型。這一點,是大馬迄今尚不敢試用的策略。
7 X; f" q2 W7 y4 R)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u( R, L0 m; |6 f7 `
應該說,由於時移勢轉,在進入1980年代後期後,由於全球化大大激化了國際競爭,要採用高薪資政策來提升產業升級,已較前更為事倍功半。公仔箱論壇! Y; G: W+ @3 b5 E. S# ]* n) `

% t* N" e5 M7 M1 `5 f0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易言之,若不能趁早把握良機,時機一失,就成本倍增。公仔箱論壇% v2 ?9 x! C% r6 m" Z
tvb now,tvbnow,bttvb# [- ]  l. r! e4 x8 M( w
進入1990年代,新加坡的發展策略則較偏向經濟多元化與知識經濟,以圖成為東南亞各類主要經濟活動的中心。這一發展思路,使得它更為市場導向與力圖迎合投資者的需要,如更佳的產權保護、更易取得永久居留權、更低的公司稅(17%)、更靈活的勞動力政策等。這些均使得新加坡常在經商環境與競爭力方面,取得很高的國際評估,進而也促進了其品牌力與國際投資對象的形象與號召力。  E, c! U( _5 b4 ?, o7 j$ P
5.39.217.767 }+ T8 _+ X! e9 \. J0 _7 R
務實善用全球化6 P% h/ S; t6 p) e0 T5 j7 ]7 Q8 n

* N1 L5 B% P0 `6 l5.39.217.76可以說,新加坡的許多主要政策,均以圍繞著提高國家競爭力與改善經商環境展開的,這種定位應比大馬所提倡的2020年宏願或「高收入國」更具激發力。這是因為,高收入國本就是所有國家欲追求的目標,本身沒什麼重大意義,可若是圍繞著提升競爭力擬定或與執行政策,就會具有很高的操作力與推動力。
4 O5 U- E. t6 P2 w9 q+ ]* k9 y
, z8 b, T/ O$ z! E' Y8 l, W5.39.217.76舉例而言,若提出應如何做方能提升競爭力等如何(How)的提問,便易導出贏的方法,方法對才能達標。若只是提「高收入國」,便易流於口號,在具體行動上缺乏贏的方法與進路。公仔箱論壇. @% @1 m( k2 H: K8 A7 @5 N# u1 f"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H1 v# v: ]& Y; D# E
同理,台灣的策略是產業升級與高科技島,這種提法也較「高收入國」實際得多。一個經濟體若能提升競爭力、生產力、產業的價值鏈(Value Chain)、富有創新力、創意、有人才,高收入國就自然水到渠成。此外,從應對區域化與全球化的方式看,新加坡可說是個務實的、善用全球化,而非抵制全球化的國家。
/ E" t/ X  I; k/ F% a1 }+ P' Q5.39.217.765.39.217.761 Y+ A6 W1 ~! t& f; ]6 I& e5 z
新加坡的精英領導層不會像前首相馬哈迪一樣,在面對全球化時做出消極反應,如提出「新馬來人的困境」等,而是積極回應,力圖從中獲益而非成為全球化的犧牲者。此種先機性(Proactiveness)也是值得大馬學習的。
- ]# l; V5 k( @3 h. D* w7 }6 Itvb now,tvbnow,bttvb
5 `2 I4 m" _4 ~! P4 [從治國理念看,新加坡雖力圖避免成為一個依賴文化(Dependency Culture)氾濫的保母國(Nanny State),可卻也非冷酷無情的純資本主義國。比方說,其高額公積金製度與組屋政策,便強化了新加坡人的經濟安全,使得新國雖非相對均富的國家,卻也說得上是個經濟繁榮與安全相對到位的國家。
9 S& z2 A3 W# W, t& o3 [1 U! D
( C: `, R5 G% z; q/ ~, b0 @. d5 w在2005年,便有93%的新加坡人擁有房屋,其中88%為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建的可負擔組屋。這個高擁屋率與公積金積累,大大強化了新加坡人的「利害相關者」(Stakeholders)心態,鞏固了人民行動黨的政權基礎。可以說這個「軟硬兼施」的執政集團確有其一套。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