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社论:如何放权让社会力量搞民政 [打印本頁]

作者: aa00    時間: 2010-12-28 06:19 PM     標題: 社论:如何放权让社会力量搞民政

■ 社论
' \% a. N/ f" @; P: E* m-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直指有些机关和干部“不肯放权、放手让社会力量做,结果是什么都做不了、做不好”,如此痛快淋漓地坦陈其弊,印象中还是第一次。
; o5 F$ f# H. O3 Q5 `4 A; O1 E2 ntvb now,tvbnow,bttvb李立国部长的言辞和普通民众的感受是一致的。现在,不能不说,一些机关和官员的作风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力量从事民政事业最大的障碍之一。
) D, f* J  M( P公仔箱論壇关于现象层面,李立国指出了两种机关和干部的不良表现。然而,现在有些民政工作打不开局面,社会力量从事民政事业成绩不佳,并非单纯的机关作风问题;而是社会力量从事民政事业,享有怎样的制度空间的问题。其实质不仅仅是让一些机关和干部放权,而是,要从制度设计上,让他们手中的权力缩水,让社会力量做民政事业的门槛降低。; N. V  E8 I  d1 m7 G% |9 [
客观地说,近年来,民政部在放权方面作过不少努力,如取消了一批审批项目,尤其是在社会组织登记改革中。比如,去年民政部给予深圳的政策支持和权限前所未有。《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登记与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于今年正式实施。这项制度使深圳一些领域的社会组织从挂靠政府到民间自办,从上级单位主管到无主管单位,从注册登记到备案管理,“准生”门槛越来越低,成长的空间就越来越宽广。公仔箱論壇& z7 C& a. j& s# W0 k2 h3 S" Y1 Z
既然深圳只是试点,也就从侧面说明更多的地方没有深圳这么“幸运”,不肯放权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而深圳的试点经验也表明,如果从制度设计环节,减少某些保守官员的权力,那么社会力量搞民政的局面也就自然而然地打开了。' E; Z% i1 l3 K( P5 J! ?; Y3 O
事实上,社会力量搞民政遇到的不放权、不放手的阻力,不仅仅来自于民政系统内部的一些机关和官员。有些时候、有些地方政府甚至试图继续扩权。比如,今年有些地方就出台规定,将捐给灾区的善款纳入地方财政管理,甚至连十几家国字头的慈善组织也不例外。这不但侵犯了慈善组织的权利,而且,也将慈善组织由主体变成了募集捐款的工具。如何约束这些民政系统外部力量的干扰,或许更应该靠制度的改进。
! k5 |; \2 p8 {$ H8 ?& [5.39.217.76对于如何拓宽社会参与的途径,李立国部长表示,要通过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福利彩票发行、慈善捐赠、城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日益扩大民政公共服务的资源和能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补贴等制度,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参股、合作、租赁、购并等方式参与发展民政公共服务,形成有序竞争、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民政公共服务供给格局。
) R8 r: ~, s3 b$ r/ H公仔箱論壇这些都是很好的举措,有些地方的实践也证明社会效果非常不错。民众希望这些举措能够进一步变成法律和制度。因为,社会力量搞民政,最主要的不是靠政策的刺激,而是在合法生存的制度空间中自发生长。! f* [6 c3 z; ~* |/ @' Y
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搞好社会建设,民政部门责任重大。民政系统的机关和干部放权、放手,让社会力量搞民政,思路是对的。不过,民众更期待民政制度上的“放权”。制度上放权,“不肯放权、放手”的机关和官员也就没法再继续“揽权”了。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