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F: h7 V7 d" u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族群自救論述一反過去的社會主義/華文左翼傳統,重心從階級平等轉為族群平權,雖然主軸仍是訴諸平等,但主體已從階級移位到族群身上,並帶有一定的文化救亡用意,以及「自強」、「尋路」的意圖。這是植根於建國後複雜的族群政治,華人政治面臨集體重創,以及新經濟政策施行後深重的壓力。自此華人政治中大多數的動員與集體行動,無不出自族群自救的論述,而論述的核心關懷,則以捍衛語言文化和發展華文教育為重中之重。tvb now,tvbnow,bttvb! y0 g% Z/ Z2 D0 g5 F8 R6 f
6 V' ?; I. n& f% [; F2 C1 A
馬大華文學會和「春自人間來」的巡迴演出,算是在社會主義論述走向式微前的最後一波衝擊,由於大勢逐漸已去,很快就被查禁,它表面上跟後來族群自救的維權運動擦身而過,其實兩者仍有所交集。因為馬大華文學會轉型的主要背景,是在族群分歧越來越尖銳的低壓下出現的,校園內外的種族化和馬來化氣氛升高,包括面對安華領導的右翼馬來學運挑釁。於是,在英文為主的馬大校園中,華族學生逐漸形成以華語溝通和互動的群體,產生集體的認同感,還想進一步有所作為,抗衡高吭的種族主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6 `: P0 _+ W6 Z$ m
公仔箱論壇7 ]: @& O. Z) U6 F) x
另外,這股學運力量,雖有左傾的底色,但從事的活動和工作,仍然與傳統的華團社會組織緊密結合,例如依托在華人文藝團體和地方組織,他們固然有社會主義的共同語言,但民族的文化與政治處境也是把彼等結合在一起的重要元素。 + T( a1 o+ U3 D' Z8 L: t2 I9 b5 X/ B. U6 r% O+ i
部分華文學會成員不一定具有強烈的左翼認同,但在大環境下都面臨共同的制度和文化偏差,在參與活動時分享這股集體的感受。早年他們比較重視階級取向,但這個群體的成員有不少人在1980年代投入民族文教事業,正說明他們沒有脫離華人政治上的兩大論述傳統,既有繼承也有接合,在認識上承認馬來西亞的問題既是階級的也是民族的,不能孤立起來一分為二地看待。 0 y# A$ j, [! R* q I: o , t9 [, S2 J9 f: ^+ @! R7 L# R5.39.217.76二,集體運動和個體生命 / @- a8 U3 t& J! u- R公仔箱論壇# T/ o& J& \1 `0 h2 ~$ }; ~1 z
學生運動參與者的生命史,往往會受到年輕時參與學運的影響,而在他們後來的生命歷程中,留下強烈的烙印,甚至改變了生命的軌跡與方向。許多馬大華文學會的主要成員,顯然就因為學運改變了人生,即使36年之後,華文學會和春雷都還在生命中留下印記。公仔箱論壇; O, R( ]7 [' u4 N
tvb now,tvbnow,bttvb6 _, {* ^8 L3 n. ]
馬大華文學會和春雷的故事,使我想起一本研究美國1960年代大學生參與民權運動的著作,書名是《自由之夏》(Freedom Summer)。這個運動是1964年美國北方的大學生利用夏天的暑假,到南方去幫助黑人做選民登記,但是這個運動有一定風險,因為學生到了南方,可能會受到當地保守白人的威脅。可是他們都是嬰兒潮世代,在戰後的社會環境下成長,養成了高度的樂觀主義,相信個人付出的努力一定可以改變社會的命運。9 n2 O8 H3 U) _7 v/ _. i
$ L' y& h/ X, c% V I! Z5 rtvb now,tvbnow,bttvb該書的作者還找出兩群人,一群是實際參與自由之夏的人,另一群是報名後卻臨時沒有出現的人,結果兩群人後來的生命歷程有很大差異。實際參與的人,會增強個人對民權運動的認同,以及不同的生命選擇,包括日後參與更多的社會工作;也有人為了維持運動的信仰,而犧牲個人的事業發展。公仔箱論壇8 L1 M9 r# Y! e, t: X6 c.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