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香港政府應如何善用儲備? 雷鼎明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0-9-13 11:44 PM
標題:
香港政府應如何善用儲備? 雷鼎明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9-13 11:47 PM 編輯
. ]3 l) h" ?' K) ~4 [( Q S
5.39.217.76( `2 ~0 ~1 t; ^" P. ^% {) w* v
香港政府應如何善用儲備?
雷鼎明
/ u) Z2 H' V3 u3 Z V5.39.217.76
+ o. |7 X% J$ Y& ^$ F公仔箱論壇
田北俊撰文論及政府不應當守財奴,可多用儲備,在社會上頗引起了一些議論。
. s0 c- _' ~8 T0 K# Z2 Q9 b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f* S: u: a6 q. s# T
這個議題其實絕不是今天才提出,九年前我便寫過一篇〈港府應怎樣運用財政儲備?〉的文章(收錄在拙著《替香港經濟把脈》中)。我翻看舊作,覺得觀點經得起時間考驗,毋須修改,但數據及背景卻有更新的必要。
tvb now,tvbnow,bttvb9 H R, q, P! u; w0 I+ F# h
5.39.217.76* b1 \" d# a4 z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第一步是搞清自己有多少「身家」。香港政府自
1979
年起,便把財政儲備交給外滙基金管理。報章上近日屢屢提及的
22300
億元的儲備,其實是今年
6
月底外滙基金管理的總資產。這筆資產,在
1998
年底吸納了當年的土地基金後,大幅上升至
9000
多億元,從
1998
至
2006
年,一直都在
1
萬億元水平上下輕微波動。
2007
年後開始轉勢,
08
年金融海嘯後更急劇上升,前年
6
月,儲備才
14000
億元,短短兩年便增加
58
%。
9 f. U( e& ~5 j) Z0 r B5.39.217.76
2 i6 ^& ^! e8 r/ Z7 I/ G
兩年增八千億內有文章
( r# d' @( h; b2 r+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香港這兩年雖沒有被金融海嘯打沉,但經濟表現差強人意,新增的
8000
多億元儲備(等於香港半年的
GDP
)從何而來?是否政府的「吸星大法」功力驚人,民間財富源源不絕湧入政府庫房,以致「國」富民窮?
tvb now,tvbnow,bttvb f+ A/ y k- i) Y& \* a7 h4 {
5.39.217.76) P9 X7 t5 F2 R7 }8 q
我不懷疑政府對增加收入頗感興趣,但若說政府有此迅速為自己「創富」的能力,卻絕無此事,只要細看政府歷年的財政收支便可知究竟。
tvb now,tvbnow,bttvb' _/ G: Q# @% b- N+ U+ D
- j+ d6 v+ x# B' F/ p S
從
1998
年春至
2010
年春總共十二個財政年度,政府有五年出現赤字,七年盈餘。
2001
至
04
年的財政赤字還大得驚人,隨時觸犯了《基本法》
「量入為出」的條文,有留意經濟消息的港人應對那幾年的風雨飄搖記憶猶新。十多年來政府財政儲備的總成績如何?
1998
年底土地基金悉數撥入財政儲備的賬
目,後者當時即達
4250
億元。
/ o$ H& I# }6 x# f1 }7 j9 @& }
: D" e8 {2 A$ J& {( j) U' G! C- f& T3 w
為了減去季節性收支不同的因素,我們可用
2009
年但同樣是年底的數字作比較,當時財政儲備為
5040
億元,十一年來總共只增加
790
億元。若非財
政儲備本身也被用作投資,不斷有收益(或虧損)入賬,今天的財政儲備恐怕比
1998
年的還要低。由此可知,政府自回歸後,財政儲備的表現只是勉強可符合
《基本法》要求的「量入為出」而已,外滙基金新增的
8000
多億元儲備,基本上與政府的財政政策無關。
公仔箱論壇3 H- n" A+ _, @- a5 f, y! Z" ^-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8 \: g: ^7 n4 `. S
要明白外滙基金的資產為什麼會增加,我們不可忘記資產上升的背後同時也有着負債的上升。某人若本來身無分文,但向別人借來
100
元後便變為擁有資產
100
元,但同時也欠債
100
元,我們可以認為他比前富有嗎?外滙基金的主要負債是所謂的「貨幣基礎」及財政儲備;後者是外滙基金欠政府的,但卻是政府的
資產,可以不計,真正要注意的是「貨幣基礎」為什麼上升了及這意味着什麼。
0 Y7 d3 `* o+ w4 E. Q
tvb now,tvbnow,bttvb% G; m5 I0 s( C% }( _. g/ ^7 n% C
「貨幣基礎」主要包含三個部分︰「負債證明書」、「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和「銀行體系結餘」。「貨幣基礎」在
2008
年
8
月金融海嘯發生前,總數才
是
3270
億元,但今年
7
月已上升至
10250
億元,不到兩年內,增加幾乎
7000
億元!難怪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目前對此坐立不安,多次示警。
' O6 ]3 E; }9 H# }& f
5.39.217.76$ N7 [0 s( ~1 ?# Y
要了解政府有多少餘錢可用,分析「貨幣基礎」上升的原因是必須的。按照香港聯繫滙率制度(或稱鈔票局),每
100
美元的外幣流入銀行體制內,發鈔銀
行可用這
100
美元向金管局換取一份「負債證明書」,然後才獲准多印
780
港元的鈔票。「負債證明書」在以前是構成「貨幣基礎」的重要部分(四五成左
右),但在今年
7
月,它總共
2130
億元,只佔「貨幣基礎」的兩成一。這筆欠債不算多,不足以解釋「貨幣基礎」上升的原因,但支持它的
2000
多億元資產
卻絕不能動,否則香港的貨幣體制會瓦解。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3 D6 b! v: I1 r8 d1 z2 [5 m X/ v8 B
5.39.217.76# n- {5 i7 A5 e; x& a7 @8 A
外資湧入令資產負債齊升
5.39.217.76) Y+ v) s, z4 v: ?8 n2 P
「貨幣基礎」的第二個組成部分是「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自金融海嘯開始後,外來資金洶湧而至,這筆錢若不作處理,香港的貨幣量可能會大幅上升幾
倍,造成嚴重通脹。金管局的做法似乎是把這筆錢直接或間接地借走,
2008
年
8
月,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才
1470
億元,但今年
7
月已增至
6550
億元,上
升
5000
多億元,這正是「貨幣基礎」或外滙基金負債上升的主因。
# Z" V! b, x" n6 z% t: Z' Xtvb now,tvbnow,bttvb
; ], `# U# S1 R1 P# n2 i+ x9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因外資流入,外滙基金的資產及負債都同樣上升。這筆資金的來源可能是國內企業在港向國際集資,但資金流入後,卻未有回歸國內作其原本的投資用途,反
而滯留香港。這類的資金往往來去如風,一旦流出,金管局便要用手上的資金還債,還原到資金未流入前的情況。因此,支持這
6000
多億元債券的資產,也是不
能用掉的。
2 _, u) ^3 N; O; i% q: Y5.39.217.76
# F2 W4 k* O& C0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第三個組成部分是「銀行體系結餘」,今年
7
月有
1480
餘億元。這筆錢的數額波幅可以很大,從幾十億到
3000
多億元都出現過,它的主要用途本是作
銀行同業交收之用,但
1998
年的所謂「任七招」後,性質更加複雜,銀行若要向金管局借錢,必須通過這個在金管局開的戶口的結餘,若手上有外滙基金票據及
債券,亦可以此作抵押向金管局借入更多的錢,存入自己的戶口。多年來我對這種安排屢有論述,不贅。我們只要知道有關的資產也是不能動的便可。
g, a! b% n7 u# a
公仔箱論壇* |! }0 |$ L# ~" ?2 d A' @& A
政府身家不如表面般豐厚
: _( {4 f( H% G5 a! d9 W) Ltvb now,tvbnow,bttvb
從上可知,
1
萬多億元支持「貨幣基礎」的儲備根本動不了,香港的身家並非如想像中豐厚。可以考慮動用的,只有
5000
餘億元的財政儲備,以及一筆現時有
5300
億元「基金權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0 g2 F3 B4 \! P3 I+ z
) T( q) C* g! [) k* Z
以香港
2003
年財政儲備一度急劇下滑至
2000
餘億元的往績,財政儲備這部分可動用的空間十分有限,餘下可真正考慮的只是「基金權益」。這筆錢是
自
1935
年香港從銀本位轉至鈔票局制度以來歷年外滙基金投資所賺到的一些回報的積累所得,是香港人的資產,不是負債。但這筆錢可用多少?
- d5 R( g. M/ C, ?2 N
( P# ]6 z; j8 }3 [9 _ i7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從捍衞聯滙制的角度來看,最穩健的做法是一毛不拔,這樣可把香港政府出現破產的機會降至近零,大家不用擔心香港變成歐豬五國。但這當然會有人認為是
過於保守。若是不動這筆錢,把它每年的投資收益當作是政府收入(或虧蝕)的一部分,應該也是穩健可行而不損聯滙制的。按每年
4
%的回報率計算,這筆「基金
權益」可多帶來
200
億元的收入。
0 r5 m+ m: I6 f. O v/ ~5 K* T3 d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u5 K0 `) P' G$ Q1 v, B# D, B# Z
這額外的
200
億元可以有什麼用?一是增加開支,二是減稅。我們若注意一下香港人口將會急劇老化的趨勢,當會知道政府醫療與老人福利開支的壓力必會增大,而工作人口比例減少,將來稅收也可能停滯不前。香港政府的財政前景其實頗有隱憂。這
200
億元必要小心使用,用得其所。
2 [+ V& X. O: j2 A"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 D3 M/ B! E/ p+ p4 y! K P
撥二千多億私有化三大學
! z L8 J/ l3 E2 J$ { _3 f0 c6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香港十多年來社會經濟一些困局的主要根源是經濟停滯不前。貧富雖然懸殊,但正如我在本報多次以事實論證,貧富差距並未惡化。經濟停滯不但拖住社會發
展的後腿,而且大大減慢社會流動的機會。政府用派糖的方法雖可以稍稍紓緩社會中的焦慮,但卻不會真正解決問題,我們考慮怎樣使用「基金權益」的投資收益
時,應把眼光放在如何推動香港經濟增長之上,這樣對整體社會都有好處。
tvb now,tvbnow,bttvb/ j$ q+ ?% Q2 Q% f
2 A4 m/ D1 R' U& e% _+ J6 p
有兩點是要注意的。經濟增長一靠資本的投資,二靠人力資本的投資。過去五十年,香港的本地資本投資率平均佔
GDP 25
%,但近年持續下滑低企,只佔
GDP
不足
21
%,這反映出工商界認為在港投資已不見得怎麼吸引。這種趨勢必須扭轉,否則大事不妙。社會應仔細考慮「基
金權益」所帶來的收益是否可以支持減稅或其他方法使在港投資更加吸引。
5.39.217.767 p; |1 _" w+ J1 x1 _7 j% y; T
8 ^. s5 _+ F" V9 ^8 c3 `9 t& t" }3 p公仔箱論壇
投資教育對提升草根階層的往上流動最有利,亦可推動經濟增長。政府用在教育上的經費佔
GDP
的比例在發達經濟體中差不多是世界最低的;每年
200
億元收益的部分資金,或可用作改正誤失。
tvb now,tvbnow,bttvb" X8 W1 \1 ]5 o/ k
: n% X# K+ e- f K2 I7 y% L9 `
在教育投資上,「基金權益」尚可有另一用途。香港每年大學教育開支有百餘億元,政府若在基金中撥出
2000
餘億元,可足夠把兩三間大學私有化,以後
政府再不用每年為這些大學支付開支,省回的錢可作其他用途。大學獲得基金後,財力可與國際上著名的私校(耶魯、麻省理工等)一爭長短,未來發展的空間也較
大。與其像現在般把「基金權益」用作買美國債券,支持美國人揮霍,何不把它投資在回報率更高、對香港發展更有利的教育上?
) k: f5 Q4 Z8 O1 w( f'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