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撰寫施政報告要用新思維 信報社評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0-9-4 03:28 PM
標題:
撰寫施政報告要用新思維 信報社評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9-4 03:30 PM 編輯
! G# L4 ?1 D! c! x公仔箱論壇
7 Q' f6 A# n' `
撰寫施政報告要用新思維
信報社評
tvb now,tvbnow,bttvb G2 o! o/ {4 J
* T4 Z4 b& p1 N* L2 i
政改方案通過後,本港有關政制的爭拗暫時告一段落,行政長官曾蔭權應該可以放下心頭大石,在
餘下不足兩年的任期裏,集中力量,做好一個有政治家抱負的行政長官應有的工作。今年的施政報告,曾蔭權承諾會搞好經濟、改善民生。但如果特區政府仍然抱殘
守缺,沿用過去殖民地政府管治時期的舊有思維,以不變應萬變,迷信「大市場、小政府」的管治哲學,便不僅無法解決社會長期存在並且日趨惡化的深層次矛盾,
更可能因施政措施不符合公眾期望,出現嚴重落差,因而再度激化社會矛盾,重新引發政治爭拗,教社會內耗不絕,沒完沒了。
7 \0 M; L4 r* b2 m* r
( V2 ^1 y/ x+ a/ ?& ]2 N4 ~) I4 K
經濟方面,金融海嘯後,本港經濟於去年底恢復增長,今年上半年更明顯復蘇,本地生產總值第二季按年增長百分之六點五,上半年按年實質增長百分之七點
二。可是,這些表面看來令人鼓舞的數字,卻掩蓋不了一個鐵一般的事實,就是回歸十三年以來,自從亞洲金融風暴戳破本港以地產金融為核心的泡沫後,本港經濟
其實一直停滯不前。十三年來,按照前任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經濟首席分析師謝國忠博士的研究,本港人均的名義
GDP
上升了百分之十幾,但港元兌人
民幣的滙率卻下跌了兩成。基於本港的生活用品大多來自內地,生活成本取決於人民幣,用人民幣衡量,本港經濟實質上已出現倒退,難怪絕大部分港人的生活質素
都大不如前,社會普遍瀰漫怨氣,實在不難明白。
, u$ C% H' @(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5 G, I$ J; f( Z# v9 i7 D
現時本港經濟的表面繁榮,源於特殊的外在經濟因素,包括在全球量化寬鬆政策下流動性充斥,大量游資湧入香港,以及中央政策大力挺港,而非內部的經濟
動力。特首去年雖然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為本港經濟增添動力,但成效如何,有目共睹。只要中央政策逆轉,例如為支持上海於二
○
二
○
年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
目標而擴大
QFII
的額度至五千億美元,本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本港股市市值已有一半屬中資股,其實等於是中國股市的國際版)便會受到根本動搖。倘若內
地取消徵收奢侈品的入口稅,香港的購物天堂地位也會灰飛煙滅。尖沙咀及銅鑼灣的舖價,還可以是現有的水平嗎?
1 A, T4 p* ~5 N2 I) ?7 i9 O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1 M# \: j: {1 @; U& W* S% G7 _
民生方面,貧富懸殊惡化已是不爭的事實。現時全港有近八十五萬人入息遠低於綜援水平,按年增加一成八;今年第二季失業率雖然只有百分之四點六,但長
期失業人數眾多,逾五萬人失業超過半年,較
○
八年激增近九成,失業一年或以上者,也增加百分之七十一至二萬四千四百人;在職貧窮人口亦急升百分之二十九,
達五十萬人。以家庭中位收入計,一九九七年是一萬九千元,現時已下跌至一萬八千元,即使不計通脹因素,也在在說明港人生活今不如昔。
3 t! @' ^& R* G8 p3 E% htvb now,tvbnow,bttvb
; U, { z8 S+ E8 F+ g# d1 R
早前日本國際著名大師大前研一來港演說,指出香港潛在兩大危機,其一是高樓價嚴重戕害民生,其二是內地樓市爆破及內地投資者大量撤資,將會戳破本港的地產泡沫。鑑於目前本港樓市總值已為本地生產總值四倍,一旦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6 x* y, c8 ^6 v' s0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r: _+ `6 t$ `: O9 X9 N, ttvb now,tvbnow,bttvb
要搞好經濟,香港一定要打破對地產的迷戀,以全新思維,重整本港經濟結構,發展新的經濟動力,創造就業,為全民福祉着謀。中央最近已為深圳重新定
位,重點發展前海合作區,去年四月《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又已簽定,香港一定要把握機遇,着力發展服務業,把香港變成大珠三角的商業樞紐。
6 a2 o+ x+ Y* ?1 `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3 K# C* f3 g6 {8 @3 q" X& T" O7 [
要改善民生,過去派米式的扶貧政策已經沒有意義,治標不治本。香港應該善用二萬二千億元的外滙儲備,增加資源,同時開展社會資源分配的大辯論,在房屋、醫療、福利、教育、退休保障等各個政策上作出長遠規劃,以民為本,共同建構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社會。
tvb now,tvbnow,bttvb4 j h: T: t% L6 a(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