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推普廢粵」一場虛驚三大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0-8-7 12:50 PM     標題: 「推普廢粵」一場虛驚三大問題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8-7 12:53 PM 編輯
' ?1 i$ D* z  Q: ftvb now,tvbnow,bttvb) o9 t* k! n  f1 m! M6 a) c( M% r
「推普廢粵」一場虛驚三大問題tvb now,tvbnow,bttvb. a* x  Z" S5 I0 C0 t8 S. b

. M5 ]$ F. W% i$ O' P- ~; m+ @5 K二零一零年八月六日《信報》專欄,紀曉風撰,題為
「推普廢粵」一場虛驚三大問題
6 {7 y" B. M' K' Z9 H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X* c( O$ r. y) ^! ~" ?& c隨着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就「推普廢粵」問題一錘定音,指屬「子虛烏有」,持續幾個星期的「撐粵語運動」很大可能在短期內「鳴金收兵」,一場風波看來不會蔓延至第三個周日,而且將會從街頭「走入」學術和文化討論的框框。不過,我們認為「推普廢粵」暴露的問題實屬「深層次矛盾」,必須正視。公仔箱論壇5 d5 |, |  }- `( {
公仔箱論壇# P5 O) p; U: ~% o
身兼政治局委員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昨日在迎接亞運會倒計時一百天的誓師動員大會上,重申過去兩個多星期廣東省及廣州市領導的立場,即「『推普廢粵』是偽命題」,可謂「子虛烏有」,並說:「我都在學廣東話,誰敢廢粵?」既為事件作出最終定性,更藉「入鄉隨俗」來安撫民心。汪洋此番講話或可視為「讓步」。資料顯示,七月十六日,汪洋在廣東省委十屆七次全會上引用《論語》,表示廣東基本上已「富之」,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教之」,要「以教開智,以文化人」,而所謂的「教之」,就是要推廣普通話。從這個角度看,即使「推普廢粵」是「子虛烏有」,連續兩個周日的「撐粵語運動」卻非無的放矢。tvb now,tvbnow,bttvb' @4 C3 h$ ~& K6 {* C

$ d; D1 p+ c/ j& o  x公仔箱論壇隨着汪洋「釋出善意」,「撐粵語運動」勢將暫告一段落,但過去兩個多星期「撐粵語運動」的「急風驟雨」,卻值得大陸領導層深入反思。
我們認為,這場「撐粵語風波」,反映出來的問題至少有三個:一、新一代價值觀與上一代大異其趣;二、「網絡公民」(Netizen)的茁壯成長;三、中國,或者至少廣東省,已經處於「引爆趨勢」的氛圍。5.39.217.76) f8 d+ ~/ _( ^! ]

+ n( F- J) U' o3 v: E% g關於第一個問題,上期《經濟學人》的社評和封面故事都有作出深入評論及剖析,其中較為值得留意的一點,是年輕工人的大幅減少。
根據中國共青團官方網頁的資料,以絕對數來計算,十六至二十四歲的青年人口,今年大約有二億五千萬,十年後則大約增至二億七千八百萬,即是增加了二千八百萬人(等於四個香港總人口)。不過,與此同時,這年齡層的勞動力參與率,則由今年的百分之六十八點三,下降至十年後的百分之六十三點三,即是少了五個百分點、約一千三百九十萬人。3 j! o& R; {0 `, J
公仔箱論壇" V0 J/ q/ S/ ~" B& c+ s& r
根據供求定律,年輕勞動力的減少意味工資上揚,以至工人質素(主要體現於學歷)的提高。反過來說,工人對「個人權利」的追求,亦勢必水漲船高。日前的「富士康連環跳」及「本田車廠工潮」,基本上都可算是這種氛圍中的產物。
事實上,根據《經濟學人》的引述,《瞭望》周刊指出,二○○八年中國各地法院總共處理了二十八萬宗勞資糾紛,而二○○九年上半年的相關數字更上升了三成。另外,英文《中國日報》報道,今年五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十二日,廣東省總共發生了三十六宗罷工(等於平均四日有三宗)。由此可見,有關問題「漸成氣候」,而將來更恐怕只會變本加厲。
$ Z  q/ E: f* @% |( G' i5 F  V: A
9 X$ n' _$ }8 S關於「網絡公民」(
Netizen,簡稱「網民」)的茁壯成長,「撐粵語運動」可謂示範動作。大批內地網民透過靈活運用新浪微博及騰訊交友網站等虛擬空間,動員以至串連不同類型及地區(包括香港)的「同道中人」,成為繼香港「反高鐵運動」之後,另一個令管治者一時間如墮五里霧中的「網絡動員成功案例」。
1 N& ^- \/ o* C& |

" y! ?6 w5 {1 m$ B4 O至於最後一個問題,根據趨勢專家格力威(
Malcolm Gladwell)的成名作《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的定義,「撐粵語運動」可算具備引爆趨勢的三大特色,那就是「具有傳染性」、「小動作也會產生重大轉變」及「轉變是在很短時間內物換星移」。當然,格力威成書之時(二千年)並未充分體察到互聯網的威力,更加不會知道網絡虛擬空間竟會成為中國網民自由遊走的公共空間。

作者: gztvb    時間: 2010-8-11 06:13 PM

我又想問下,官方在‘推普廢粵’除左或只能否認外,可以有第二個說法咩。當然只有否認的說法,但仲要睇實際的做法,君不見依家有D小學的學生已經唔准講粵語呢咩???
作者: 雷鋒之神    時間: 2010-8-12 12:44 AM

中國共產黨既野,信佢一成都死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