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了一个问题,并不一定得到答案。相同的,你提供了一个陈述,得到的回应反而可能一个,或一连串的问题。虽然表面上只是前后之分,可仔细琢磨,不同顺序基本上改变了答案和陈述的诠释,也改变了一个问题的实际功能:纯粹质疑、以质疑方式提出挑战、或掩饰实况和真相。5.39.217.76" H# C) e/ ]1 z+ y s2 z. ?
( B- P& _. @( k/ L+ u) z 首先,前提是先排除法庭的“是”或“不是”问答方式。比方说,检控律师盘问被告:“案发当时,你在不在现场?”被告斩钉截铁地答:“No。”暂时就没戏了。若被告故作聪明,一会儿说死者没有入境记录,一会儿说即使他在现场,并不表示死者在现场云云。这时候,检控律师的一句“你只需答Yes或No”,都无法阻止陪审团联想浮翩,延续推理了。 `& r( Q/ J8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