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員工跳樓自殺的震撼力在於其密集性,媒體跟著點數,而數目居然不停延續下去,變成一個恐怖遊戲。作為歐洲第三大手機營運商,法國電信又被稱為「自殺中心」,從2007年至今,法國電信已有35名員工自殺,2010年前3個月有11人自殺。
3 A8 E$ H+ u/ D/ a0 ~+ N* c0 @公仔箱論壇
0 ]9 G3 W0 [# ]" y3 @6 m, ^tvb now,tvbnow,bttvb根據北京晚報報導,法國電信公司有102000名員工,從2007年至今,自殺人員已達35人,使它成為工作焦慮症的象徵。特別的是,死者均為主管。如果說富士康超於中國其他大型企業而先碰上承受壓力的問題,那麼法國電信的例子會是富士康的未來嗎?3 P' O& G% |! N( _
5.39.217.76/ w' z7 O* j4 W3 S9 z
當然,兩者基本結構不同,生產內容各異,但就產業和經營的整體發展來看,也許不全是階段和過渡期的問題,基本上,還是人際關係疏離,個人價值得不到承認,工作沒有成就感,使人走上了絕路。
9 M; q7 ?$ f" j) T公仔箱論壇5.39.217.76$ l7 M$ w$ r9 [9 i# r
法國電信公司自殺的主管們在事業高峰期碰到瓶頸,富士康年輕的冤魂則在就業的第一步踩空了階梯。法國電信人員是終身制,不能被隨便解雇,同時也養成了他們的依賴性,在外面自由市場上競爭力很弱,自動辭職另找工作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其自殺者多數純屬個人適應問題。
. W2 [7 F7 ]9 T+ qtvb now,tvbnow,bttvb
8 v# A4 I L: S5.39.217.76法國電信過去一枝獨秀,網絡的興起和開放、民營化,使得每天只管報到和上下班的公職人員遇到新的挑戰,有的無法解套,在上層強烈要求下拿不出業績來,抑鬱終日,最後撒手人寰,他們多數都是在家中上吊自盡。
" p$ ~' U; G$ R! Ftvb now,tvbnow,bttvb: F* D6 \! T* L3 M' p
至於富士康的自殺員工,幾乎每人都肩負著家庭的重擔,不是他們自己的小家庭,而是父母的大家庭。任意加班加點、處處省錢,不惜犧牲所有休閑和娛樂,對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理想的破滅,不願辭職辜負家人期望的心結,成了他們未能跨過去的難關。
4 z4 w* Y# w1 S ktvb now,tvbnow,bttvb; U/ J2 c# {. f5 r
法國領薪人員自殺現象開始於8年前,根據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這些年的研究,主要激發因素是「共同生活品質降低」。公司裡的欺壓、騷擾和不公正一向都有,但是過去工會非常活躍,員工投訴有方,心理上得到不少慰藉。但今天,大家都怕失業,公司又用各種提高競爭力的管理策略來代替過去的人情味,彼此的互信關係被破壞。這種情況在各級主管身上特別明顯,他們全部的生活都被緊綳在一條「設法升職」或「不要失業」的線上,因為不進則退,最後便退出門外。
7 f, `- ?! K3 Y7 j& ]0 i/ ntvb now,tvbnow,bttvb
5 W" |, {# y1 y qtvb now,tvbnow,bttvb如何斷定這類自殺事件中公司的責任?法國科學研究中心心理學家克里斯朵夫說,有的死者會留下遺書,有的在同事面前自殺。遺書指責公司,充滿憤怒、屈辱和失敗感。多數表示無法再應付與上司和同僚之間的衝突,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多數具有高度工作熱情,專業能力強。各方責任都很清楚了,是否追究呢?事實上,法國的勞工醫生碰到了一種「集體沉默」,有人自殺,公司上下都有罪惡感,而寧可三緘其口。這種避而不談的做法對生者也是一種傷害,公司不反應,表示死者沒有任何價值,不免使人心灰意冷。在這種情況下,自殺案往往一件接著一件。
4 ^4 ~) ?9 C4 b# A5.39.217.76
8 b: t$ M' S h2 ~tvb now,tvbnow,bttvb因此,打破自殺後的沉默,查明動機,不要讓自殺案給平常化了,才是防止之道。死者的遺書、周圍人的見證都是先兆,工作環境確實發生了問題,管理方式必須改變。這點完全適用於富士康,它必須研究出一套增進人際關係、制止超時加班等情況的方法,建立真正的整體企業倫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