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在聽到“蜜蜂的隆隆聲”後便會四散奔逃。
除了人類和獅子,東非大象在它們的熱帶大草原老家似乎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但是出於某種原因,這些龐然大物卻對非洲蜜蜂充滿了恐懼。一個狂暴的蜂群能夠蜇刺大象的眼睛和象鼻的內部,並刺破幼象的皮膚。如今,一項研究表明,作為對蜂鳴的響應,這種厚皮動物會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隆隆聲——這是研究人員第一次在象群中鑒別出這種“緊急號”。
英國蘇塞克斯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Karen McComb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他說:“這不但首次證明大象會使用‘緊急號’,同時表明它可能具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含義。”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家Lucy King指出,事實上,這項研究表明,這種“緊急號”並非僅僅是一種普通的發聲法,而有其特定的含義,那就是——“蜜蜂!”
為了向同類發出危險警告,包括靈長類動物和鳥類在內的其他一些物種會大聲叫喚。由於大象同時具有一系列非常廣泛的發音技巧,因此研究人員一直懷疑,它們的某些叫聲具有特殊的含義。然而對於研究人員而言,將厚皮動物的叫聲——很多已經超越了人類聽力的極限——與特定事件聯繫起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幾年前,King和同事通過一系列錄音重放試驗證明了大象對蜜蜂的恐懼——當大象聽到蜜蜂發出的嗡嗡聲時,這些厚皮動物便會轉身跑掉,在搖晃腦袋的同時發出一種叫聲,King將其稱為“蜜蜂的隆隆聲”。
為了搞清“蜜蜂的隆隆聲”是否為一種警告叫聲,King的研究小組將這種發聲法播放給10個大象種群聽。結果顯示,儘管既沒有看到蜜蜂也沒有聽到蜜蜂的嗡嗡聲,還是有6組大象四散奔逃。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當研究人員播放另一種隆隆聲後——缺少他們鑒定出的“蜜蜂的隆隆聲”中的一個關鍵聲學特徵,只有兩組大象跑開了。研究人員在最近出版的《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King指出,大象或許僅僅通過簡單變化嘴唇和舌頭的位置便能夠巧妙地改變一種叫聲,就像讓人類發出不同的元音一樣。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大象可能也會用某種“緊急號”警告它們的同伴小心人類和獅子——這多少有點像西非的戴安娜長尾猴會根據它們發現的食肉動物的種類,發出小心豹子或鷹的警告。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家Robert Seyfarth表示,還需要進行更多的試驗,從而證明“蜜蜂的隆隆聲”對於其他大象來說也意味著蜜蜂,並且不是一種更為廣義的“緊急號”。但是Seyfarth認為:“這篇論文為我們有關動物交流的認知提供了新的認識。”這是因為它將大象加入到一份發聲法正在緩慢被破解的動物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