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5日电 4月3日至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贵州旱灾最严重的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先后到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察看灾情,倾听民众要求,并就水利建设提出四项要求,以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这是今年以来温家宝总理三下西南,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0 q9 ^+ H$ E1 P% m5 J! s9 N
5.39.217.76- J& ?4 w+ p9 i: O+ S: b) M
温家宝3日飞临兴义市,来到民航村小麦高产示范点。面对大片干枯倒伏的麦苗,温家宝蹲下身子,掐麦穗、扒开土壤察看墒情。他安慰当地的村民,有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帮助,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T/ H( n { e3 U7 ?) M, M
温家宝每到一个村寨,察看水窖存水情况。在兴仁县上坝田村口,大学生村官崔烈菊介绍了村里的生产生活和抗旱救灾情况,并对总理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水利设施,有水存不住,希望总理帮助解决。温家宝听后笑着说:不是希望,你应该换个词,是“要求”!听到总理的回答,村民们高兴地鼓起掌来。
; C3 N0 t, U1 z8 o4 a 温家宝还考察了当地的油菜基地、自来水厂及电站。他一再强调,“我们不但要战胜眼前的旱灾,还要着眼长远采取治本之策,这件事从现在就要抓起。”5.39.217.76: v, }5 g: f1 {- H# f0 P
4日,温家宝来到兴义市窝斗山,当地天然林大面积死亡,他与大家现场商讨起水利建设和石漠化治理的治本之策。温家宝说,我们要把贵州的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纳入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来考虑。要围绕“水”字做文章,大中小水库统筹考虑,水库、塘坝、水窖相互补充。做到有水存得住,没雨用得上。要把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尽快实施。力争苦干几年,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0 X2 x" }6 l+ U6 ]" D. j% Z 4日晚,温家宝在听取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汇报后,对水利建设提出四项要求:一是抓紧编制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二是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是加强田间节水工程建设,四是抓好因灾受损水利设施修复。
# J( E# x% O7 X" G$ g. d# _7 ctvb now,tvbnow,bttvb 在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当地民众收集矿泉水瓶创造土制的“滴灌”办法,抢救600亩金银花。温家宝对此称赞道,这是群众被大旱逼出来的智慧。冷洞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就是贵州精神。这种精神比物质还要宝贵。无论是抗旱救灾,还是改变贵州贫穷落后的面貌,都需要这种精神。5.39.217.76) h+ d: o; p1 `+ r( ~#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