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dxb 於 2010-3-21 09:23 AM 編輯
2007年,巴紐的卡特瑞島被海水淹沒;印度恆河三角洲也有2座島嶼被淹沒。10年間,基隆附近海平面上升6公分、高雄海域上升3.7公分,「海水逼上來了,我們怎麼面對?」哥本哈根會議海平面上升議程主講人約翰‧區奇(Dr. John Church)將在19日分享最新暖化資訊,引領民眾思考如何保護台灣。
依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去年的學術研討會報告顯示,本世紀末全球海平面至少上升1公尺,台灣是受衝擊最大的10個國家之一。Church指出,不論是過去的實地測量或近代的衛星數據,都能看出海平面上升速率越來越快。
「要了解氣候暖化就必須理解海洋。」Church表示,20世紀海水上升原因包括「海水溫度上升熱漲冷縮(thermo expansion)」以及全世界的冰河都在退縮2項原因。此外,格陵蘭和南極洲的冰層融化也是大問題,除了增加水量,融冰本身滑落至海中也會讓海平面升高。
其實,按照過去2百萬年有20次冰河期的頻率。台灣誕生後有好幾次露出海面跟大陸相連,加上深度只有50至100公尺,若按規律台灣早應進入冰河期,但人類工業活動讓暖化發生而改變規律。Church直指,暖化不只影響居住問題,更大的問題是糧食衝擊,「當氣候改變,遊戲規則也就必須改變。」Church強調,農業單位必須作大幅度準備,品種必須做很多適應,否則過去習慣長期穩定氣候的作物都將無法適應氣候變遷。
由於海水熱膨脹受溫室氣體累積直接影響、人為造成的熱量增加,有90%被海水吸收,Church強調,若要避免極冰融化,必須減緩甚至穩定溫室氣體排放。他警告:「現在濃度是380至385ppm,必須積極控制減排,否則2050年恐怕會超過500ppm!」)
因氣融膠(懸浮微粒)對暖化的影響尚未研究清楚、北極永凍土層的有機物在暖化後會被微生物代謝產生氣體、雨林破壞也是重要關鍵,Church呼籲政府、企業與人民應該合作,不該增加高溫室氣體排放的工業,避免台灣成為環境難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