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舉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不少港人聚焦於中央領導,以及各港區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對所謂「五區公投」的表態,但同樣不可忽略的是,中央透過今次會議發表對本港發展策略的看法。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彭清華提及香港面對三個機遇,是經過深思熟慮意見,值得港人參考。公仔箱論壇( D/ E2 W2 q7 c" s" M3 ?; |
公仔箱論壇* `. Z3 H, G* t |3 I* m4 \
本港自身經濟體積細小,本來發展接近飽和;由於內地推行改革開放,本港因緣際會,利用本身的專長,為國家作出貢獻,也為本身的經濟開拓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形成兩利雙贏之局。彭清華一語總結本港的發展戰略共識,是「要從國家的需要和香港的可能中尋找結合點」。
: n/ A% l( f7 Z5.39.217.76
& C' D5 q1 R# v+ S2 K) _+ N& F4 vtvb now,tvbnow,bttvb& w: a& a" v; f! ?( H
從國家需要中發掘本身潛能公仔箱論壇; q+ S$ P# X: w I# n7 o
總理溫家寶發表的工作報告,提及「支持香港鞏固並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發展優勢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彭清華在人大香港代表團討論會上的發言,因應國家最新發展中香港擔任的角色,分別從國際經濟、國家經濟和區域合作這三個層面,闡述香港在後金融海嘯及國家調整產業結構時期的三種機遇。5.39.217.76+ V( Q2 m2 M& l+ R, [ t$ T& h" d
在國際層面,他指出新興市場未來增長比發達經濟為快,當中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尤為驕人。彭清華認為,香港作為亞洲的主要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有相關行業優勢、地緣優勢和商業聯繫,可順應新興市場崛起的需要,有更大發展空間。
4 w' u v7 |4 `0 ~tvb now,tvbnow,bttvb' O3 s% U1 f n n) ^! z
在國家經濟層面,他指內地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將為香港提供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並且舉了服務業、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進程、以及國家加大實施「走出去」戰略為例子。5.39.217.76: x4 H2 a/ C& _. G, F0 k) v) x7 L) V) N
至於區域經濟合作,他指出珠三角地區經濟融合蘊含巨大的發展潛力。5.39.217.76) J5 N) E" B; E& A, b8 A0 ^
他認為,本港要把握這種經濟大環境下的機遇,需要有明確的經濟發展策略、持續的競爭力,以及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從他整篇講話的布局來看,是結合中港形勢去研判香港機遇,點出了正當內地籌劃下一個五年規劃,香港如何結合中外形勢,為中長期發展做好部署。
' ?6 I) U1 A+ @4 V5.39.217.76為十二.五規劃做好準備& N* i7 T+ E8 ^ {5 w
由百多年前的商埠定位,到半世紀多前輕工業起飛,到把紡織品和玩具王國搬去東莞深圳,以及發展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成功都是因應當時國際格局的需求和國家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況,靈活應變,不斷提升。
, M, w. x4 H( g: \( g/ b5.39.217.76
5 S8 e/ w z9 d
, D4 r& i& K8 }+ D6 qtvb now,tvbnow,bttvb在這些轉變過程中,香港有時也付出過代價,例如改革開放初期,最早一批去內地「開荒」的廠家,有的交了沉重「學費」,而本港經濟也面對劇烈競爭,民生受到職位和消費北移的夾擊。但是,在面對轉變不斷調整後,香港發展所得遠超所失。tvb now,tvbnow,bttvb9 ]+ e; T5 d4 T) `6 M$ m
面對國內外新一輪的轉變,在金融、服務、能源、環保各領域追求走上新的台階,深悉中央方略的彭清華提醒港人,又要應付另一輪的調整。要從挑戰中找出機遇,香港必須縱觀全局,保持經濟活力,發掘新的經濟引擎,踏上新的發展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