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海蝨侵襲挪威三文魚塘 幼鮭數量銳減

挪威三文魚肥美肉厚,但美味背後其實正飽受各方威脅,除了面對海水酸化引發絕種,魚塘近月也飽受寄生蝨子入侵。專家指蝨子雖然對人體無害,但由於蝨子數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擔心隨時爆發其他疾病,進一步威脅三文魚產量。挪威在魚塘發現大量寄生的三文魚蝨子( Lepeophtheirussalmonis),原本在大海自然存在,體形極小,專吃三文魚魚皮和黏膜,數目會在運送或加工期間逐漸減少,對人體無害,零售商見到三文魚被蝨子噬咬,也只切掉被侵蝕的皮肉,免三文魚賣相醜樣。但漁民指,在剛過去的秋天,這類海蝨數量比去年同期急升三倍,由於飼養魚都在鐵籠內,海蝨傳播速度更快,養魚無不中招,漁民連忙向海鮮業聯盟敲警鐘,又自行出招除蝨,如用化學品或在魚塘放入專吃蝨的隆頭魚( wrasse)。
% z* |; u* J5 a" ~- }& G5 z' T7 s5.39.217.76) J$ R1 c1 J7 i" f# B+ o
專門侵蝕皮肉 破壞自然生態7 \# i/ k1 r1 L(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k" i) U! x7 A- B# p
蝨子鑽入三文魚皮膚內,專吃魚皮和黏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8 Y4 C0 }1 _- U! _

7 E- o$ `: E4 n' a, m: \1 f: X* H3 q5.39.217.76蝨患壓境,正威脅挪威 25億歐元(279億港元)的三文魚業。當地食物安全部門都擔心海蝨嚴重破壞養魚和野生三文魚自然生態;海鮮業聯盟發言人呂克許斯則說:「我們的三文魚能抵抗蝨子入侵,但蝨子可能會引發其他疾病。」他的憂慮不無原因,因水流會把蝨子帶往其他水域襲擊其他野生三文魚,春季時離開淡水區到海水生活,抵抗力較弱的銀色幼鮭是主要受襲目標,挪威部份峽灣,今年就估計有約 15至20%銀色幼鮭死亡。環保學家指出,全球海洋受二氧化碳嚴重污染,海水正以空前速度酸化,近年大西洋野生三文魚數目,比1970年劇減近半,隨時絕種,海蝨入侵更進一步破壞野生三文魚繁殖能力。海蝨繁殖速度奇快,挪威漁農今年花近 6,000萬歐元(6.7億港元)除蝨,估計明年支出增加一倍。為了保護岌岌可危的三文魚業,政府已決定延遲執行產量增加5%的目標,也會趁明年初銀色幼鮭「移民」前,推行新一輪除蝨計劃。挪威全城捉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建議銷毀最受感染的魚塘,徹底杜絕蝨患,「我們難保海蝨在其他時間發惡,海蝨已對化學品呈抗藥性。」2 d* ]3 F/ H( k1 X5 O' S, j( c$ c

; V) F6 s7 |* m- D& ]4 w
/ D. A, [3 s, d9 w# R! V5.39.217.76蝨患令這條三文魚魚頭潰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