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兩岸高教圍牆倒 春天近了

楊景堯/淡江大學大陸所副教授(北縣淡水)報載,教育部長公開宣布採認大陸學歷與陸生來台的重要政策,包括承認大陸四十一所大學的學歷,可望溯及既往,但是醫科與師培院系不承認。在馬總統就職一年半之後才聽到此一政策宣示,雖然慢了一點,還是令人期待的一刻。但在欣喜之餘,似乎還需要些思考。
2 W! @7 Q$ \1 F" S7 U9 S% p
5.39.217.761 t5 m6 b: H( ^6 `

9 E0 I# M9 `6 Q公仔箱論壇

8 A# p6 j: S- K# `* U公仔箱論壇首先是兩岸頂尖學生的流動,基本上不會有太大改變,首選都是美國、英國、澳洲等先進國家,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世界留學路徑,尤其台灣的「三限、六不」更是一道圍牆。至於普通學生留學動向,台灣的高中職畢業生將因為學測被採認,以致未來可能兩岸的大學志願都會填,港澳地區可能也會加入,以吸引台灣學生就讀。大陸學生來台應該會先認識學校再做選擇,不會輕易受影響。部分招生不足的邊緣大學期望利用陸生補滿缺額的想法,並不切實際。 5.39.217.76' B) D5 D; t7 |4 [! M

7 @. D* i* P6 {+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 X2 O3 I. p, v8 M; F4 e. n

( k, a7 D9 r" i" M2 A) h* S2 ~, u0 @, w/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次是政府政策不明確之處,應該要有交代。吳京部長在民國七十六年公布「大陸學歷檢覈及採認辦法」與七十三所大學名單,政府是一貫的,溯及既往也是應該的。問題是當年不包含師範大學,卻有三所中醫藥大學;現在卻要推翻中醫藥大學等,恐怕需要說明。 tvb now,tvbnow,bttvb; s! R; E* n  M+ ~7 E) _. M  n
6 K3 F/ ]8 s1 G5 _
5.39.217.76+ S: ]5 {9 ~+ g+ t9 d  T
tvb now,tvbnow,bttvb1 v2 H7 S6 k8 G( A4 }
新政府公佈採認四十一所大學,「九八五工程」之外又加了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如此一來就很難解釋為什麼不加北京電影學院?再者,承認兩所師大,卻不承認其教育學位,豈不像進烤鴨店卻不點鴨肉?何不效法從前?要正面表列,就必須要有充分的論述來面對所有的質疑,更何況在為數超過兩千多所的大陸普通大學中,採認四十一所應該只是起步而已。
& v5 u0 ?9 g5 e# b

) |3 ~& e: O4 w" e9 {) ctvb now,tvbnow,bttvb" o: C# l9 h9 D  |

2 T; D5 g  ^5 _至於來台灣的大陸學生名額有多少?如何分配?一直都是許多教育學者非常關心的。現在所提的百分之二,如果以學齡層來看,包括普通大學與科技大學合計應該超過五千人,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會覺得太少了。教育部說,大陸學生到公立大學以就讀研究所為限,到私立大學則都可以,如此一來公立大學的後段班恐怕乏人問津,至於私立大學應也無法「雨露均霑」,於是將會加速台灣高等教育的解構。
) f5 J- u1 m1 O* K5.39.217.76

; `2 R) D* {1 u& m/ D+ W3 q5.39.217.76
! B' X, e6 c  W! t+ z$ Y) w! r0 a5.39.217.76
5.39.217.767 _& c+ q0 `  Q' l) l; ~
總之,在當前和緩的兩岸關係之中,高等教育的交流是最不具爭議的,政府必須積極推動,儘管開放校數與陸生來台人數都還非常有限,但是我們還是支持政府,肯定政府勇於任事,過去不做就沒有任何麻煩,這就是教育受詬病的地方。未來包括高中職與大學,必須充實認識大陸教育的輔導資料,大學也必須做好準備,希望全國都以開放的心胸迎向高等教育的新紀元。 tvb now,tvbnow,bttvb3 S1 c$ Q8 m/ @8 m5 A
公仔箱論壇! @) b; [- K3 W, y7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7 n: c6 n" P6 F"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