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帶刺玫瑰

行政院長吳敦義以「帶刺玫瑰」形容ECFA,他說:「同樣一朵玫瑰,樂觀者看到花朵,悲觀者看到刺。」
* d" Z9 n. I% V2 K0 P5 p他說,面對ECFA,政府必須「看見花,也看見刺」、「看見機會,也看見風險」;政府的立場是「利益極大化,衝擊極小化」。
* L8 X3 V! z; _6 R/ V2 r. ~5.39.217.76這樣的政策論述,比較理性客觀,因而也可能較具說服力。較諸過去用「一哥/發嫂」,只作正面呈現,甚至歧視異議的手法,確實高明許多。公仔箱論壇, m7 C( K- k, W( _, A
我們曾以「攜菜派對」比喻ECFA。在全球化及兩岸間的經濟交換架構中,一定是「有取有予/有得有失」。在過去二十年的兩岸經濟互動中,台灣流失了雨傘、鞋類、養殖、毛巾等產業的優勢,但大陸地區同時也成為台灣最大的出超地區;這就是一個激烈的代換過程。如今,規劃簽訂ECFA,就是欲將兩岸的經濟互動,更加置於雙方決策理性的管理之中。
1 K8 M: W, @# h9 Y從大局來看,ECFA要解決兩個問題。一、與其他外國競爭,台灣必須在中國大陸取得平等或較佳的地位,如關稅減免;二、台灣內部不同產業間的競爭,將產生不同的「利益」與「衝擊」,必須要注意其代換工程。
  d# `# ^& T" Y' b' J$ B7 E" b吳敦義以「帶刺玫瑰」喻ECFA,是主政者的正確態度。一方面,不能讓國人只看見花朵;另一方面,主政者更應看見刺。因為,給人民花朵,原就是理所當然;政府的主要責任,其實是在避免刺傷了人民。花朵給人民玩賞,刺交給政府處理,這也許才能使ECFA讓國人安心。公仔箱論壇; Z& }# f$ o1 e& L7 J
總之,吳敦義說他也看到了刺;這在社會溝通及決策理性上,皆是可以稱許的表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