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醫院調錯嬰事件昨公布調查報告,抽出事故元兇為兩名犯錯女員工,包括護士取錯應送往給母親餵母乳的女嬰,並放錯床,責任最大;以及沒有核對女嬰手鈪資料便戴上腳鈪的病房助理,未能糾正護士的錯誤,並繼續錯下去。兩人已調離產後病房,如何處分將由三名非伊院人士組成的紀律研訊委員會判決。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批評醫管局懲處機制欠清晰,「點判法、點解咁判,外人完全唔知」;有病人組織要求紀律研訊委員會加入病人代表,評估懲處是否合理及公平。
* | `, u- E( f; d: ~7 I[url=/cnt/news/20090919/photo/0919-00176-009b2.jpg]
7 @3 X e: Z$ b. O( f& {$ U# X; R5.39.217.76[/url]育嬰室擠迫易出錯本身是屯門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的調查小組主席張啟斌昨表示,已會見所有涉事的醫護人員,並視察產房及產後病房重組案情,發現第一步出錯為護士,原應將育嬰室內的嬰兒X由保溫箱放入廿五號嬰兒床,送往其母餵奶,卻錯抱嬰兒Y,導致「一條龍」出錯。該護士之後與病房助理編印二維條碼腳鈪,準備為兩名女嬰戴帶時,只核對腳鈪與床號資料正確,無覆核與手鈪資料不符,釀成事故,兩名母親錯哺母乳及照顧別人女兒多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W0 J% [& A0 A* _
調查又發現,上月七日凌晨事發時,育嬰室內共有五名嬰兒,但育嬰室面積狹小,只可放置四張嬰兒床,致嬰兒Y的床放於門外,或令員工「順手」將嬰兒放錯床。張認為伊院育嬰室比其他醫院擠迫,屯門醫院育嬰室可放十張嬰兒床,建議伊院擴大育嬰室面積。張稱:「調錯BB成個醫管局有產科病房都會發生,依家最緊要唔好重蹈覆轍,所有醫院嘅產科專家都會傾改善措施。」! V* Y. s( W, `
伊院行政總監熊志添指,出錯護士在該院工作兩年,為一名資深及有助產士資格的員工,另一名病房助理在該病房工作一年。他強調,兩人僅一時疏忽或不小心犯錯,故無停止兩人職務,調離產後病房後仍在婦產科部門工作,將接受紀律研訊。研訊委員會由非院方人士組成,包括九龍醫院復康科部主管張光宇、佛教醫院行政總經理劉楚貞及屯門醫院婦產科部門運作經理葉秀蘭,預計四周後有結果。
; q* t- w) }0 ]4 qtvb now,tvbnow,bttvb[url=/cnt/news/20090919/photo/0919-00176-009b3.jpg] - 譚太(左二):「啱啱生咗個女出院,醫護人員核對資料好細心,每次BB飲奶、打針或做檢查都對手鈪,出院嗰陣對得特別小心!不過自己都有多啲留意BB,認住佢個樣囉!希望醫院吸取教訓唔好再錯。」
[/url], M& m# J/ R) X5 }; b
| [url=/cnt/news/20090919/photo/0919-00176-009b4.jpg] - 曾先生及曾太(分娩後出院):「入嚟之前知道曾發生調錯嬰事件,不過仲對醫院有信心。醫護人員照顧得BB好好,應該係個別事件。希望院方查清楚件事,之後做好啲!」
[/url]
" ?6 z6 g) u! u& Z8 L# b# b | 簡化核對病人資料伊院將按照調查小組建議,簡化核對病人資料程序,避免員工因工序繁複出錯,預計四至六周落實建議。熊志添下周一將再會見兩名嬰兒的父母,交代調查結果。tvb now,tvbnow,bttvb7 y+ ^4 k1 z/ f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由非伊院人士研判伊院犯錯員工,較過往醫管局視紀律處分為「內部程序」,拒披露詳情有進步,建議委員會加入病人代表,亦應公開研訊結果,「好似醫委會紀律聆訊,專業自主都要公開、透明,公眾先有信心。」
# i7 t: A. t4 ^李國麟稱,紀律研訊最重要是公平,批評該局以往不容許工會代表或律師陪同受調查員工應訊,最近才准由另一名員工陪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