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d2 Q3 T$ { ]# g& s
動物實驗初步證實,移植粒線體去氧核醣核酸(DNA),可避免把粒線體遺傳疾病傳給下一代,但這種革命性基因改良法仍有安全問題,且培育出的下一代等於有兩個生母,恐將引發嚴重的道德問題。0 Q- p# @# M! C1 b( ^% K9 _
$ D1 X$ E. u( b* v4 P3 c4 `5 u5.39.217.76美國俄勒岡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以恆河猴進行實驗,把母猴卵子有缺陷的粒腺體DNA去除,植入另一隻母猴的健康DNA,成功培育出4隻健康小猴。相關論文26日發表在《自然》期刊網站。5.39.217.76% s! p2 q& ^$ a
' x- G. F! j& g$ f. S
粒線體有細胞發電廠之稱,在組成個人基因密碼的兩萬多個基因中,遺傳自母親的粒線體DNA僅含37個基因,但若出現缺陷,可能導致一連串生理功能問題。tvb now,tvbnow,bttvb4 Z. ]. Q2 D' S# `4 x3 x
7 Y3 X: w8 x4 H) _- f公仔箱論壇卵子的DNA絕大多數在細胞核內,但粒線體在細胞核之外。因此上述方法或許可幫助粒線體DNA有缺陷而患有遺傳疾病的婦女,把卵子細胞核內正常的DNA傳給下一代,但不會把有缺陷的DNA傳給子女。
. V* x0 Z. {3 I& _+ M, H#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U- {+ {) D* Y9 y+ B
賴博氏遺傳性視覺神經症等的粒線體疾病不常見,每4、5000人才會有1人有這類問題,或有罹患的風險。9 n; _; X' j3 u
4 c, O$ a4 ^8 |+ g* A0 V6 @" R5.39.217.76這些可能致命的遺傳疾病,症狀包括肌肉萎縮、失智、運動功能問題、失明、聽力障礙,以及心臟、肌肉和腎臟問題等。
2 m; v, q* @ }
7 B% \: Z# N* W& l' O5.39.217.76類似的基因改良目前在各國幾乎都是非法,僅英國准許就粒線體疾病進行相關研究。 ! f: Z" K# b2 L#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