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及金管局與16家分銷雷曼迷債的銀行達成回購協議,參與的迷債事主,預計平均可以取回約七成本金。對於要求取得百分之百本金的迷債事主,若不接受協議,可以繼續爭取,不過,協議給事主提供一個終結受困擾達10個月的機會,相信各人會因應自身情况適當選擇。銀行雖然承擔風險,以63億元回購迷債,換取當局不再追究,但是銀行在銷售迷債所出現系統性失誤,必須糾正,當局應該督促銀行檢討結構性產品的銷售系統及程序,並提出確切措施改善,以確保銀行提供最高標準的服務。
5 q. F9 o% M8 ^- j3 b' ^" i) c6 q$ h5.39.217.76% E! a; P" W) D, p
打官司風險難估計
. U8 V/ Y# n8 C9 L7 n) I/ W) \# `5 e取回七成本金比新加坡高
0 }: L- c6 }2 k5 G有關回購協議,據當局所提供資料,合資格迷債事主約有2.9萬人,佔全部事主約九成,其中65歲以上者肯定可以取回最少七成本金,65歲以下者也大部分取回七成本金。這個比例,與新加坡雷曼迷債事主約取回32%本金比較,本港的回購協議更有吸引力,另外,不少迷債事主收了多年利息,加起來,實際損失不多。
% [, b( J Y: D6 @
7 q0 v& ^; A0 }) f: F5.39.217.76這個協議基於自願參與原則,不接受的迷債事主,仍然可以繼續循法律途徑爭取。打官司程序繁瑣複雜,曠日持久,而且訴訟開支所費不菲,即使贏了,最終得回多少本金,風險難以估計。回購協議若能確定可以取回七成的本金,我們認為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除了取回相對合理的本金,告別困擾重新出發,也是很大的得着。
# g$ j c- z5 d
0 b4 j. N3 q& ^1 otvb now,tvbnow,bttvb協議提到合資格參與回購的客戶,不包括投資組合資產達800萬元以上的專業投資者、公司投資者 /非個人投資者,他們要為投資行為負全部責任,我們認為合理。另外,回購協議提到「經驗投資者」也屬不合資格客戶,其定義包括在初次購買迷債前3年內已進行過5宗或以上槓桿式產品交易、結構性產品交易或同時涉及兩種產品交易的投資者。嚴格而言,符合上述情况的人,不能說對投資風險一無所知。不過,有迷債事主認為「經驗投資者」範圍太廣泛,而且迷債產品的「深奧」程度,其他金融產品遠有不及,不能以有過其他投資行為,便認為應該了解迷債產品的風險。這些迷債事主的質疑有一定理據,在具體落實回購協議時,相信會引起一些爭議。
, d* l8 ]3 p! k5 C& x! jtvb now,tvbnow,bttvb
# R }9 E% G+ S5 J擔負風險回購迷債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A& w& ^7 }& P" J4 @
tvb now,tvbnow,bttvb" i. f7 e* I% ~' B
銀行「破財擋災」保聲譽tvb now,tvbnow,bttvb0 Y. t% Y( z- t! t( x) z
銀行願意用63億元資金回購迷債,其實擔負了一定風險,因為迷債抵押品的所屬權,目前仍未清晰,當初政府提出要求銀行回購迷債,但是作為迷債抵押品信託人的美國匯豐,就抵押品的所屬權,遭到雷曼清盤人挑戰,最終未能成事。現在銀行就迷債的抵押品,仍有與雷曼清盤人打官司的可能,若輸了訴訟,銀行可能損失全部資金。0 r* E I# `+ {, I: {! N0 U' @/ j
Y5 B5 m' J' I3 t在風險之下,銀行仍然願意回購迷債,首先是證監會掌握了銀行銷售迷債時有系統性失誤,導致有不當銷售,甚至違規銷售情况,要面對證監會可能祭出的懲罰措施;其次,迷債事件擾攘10個月以來,面對事主的長期抗爭追索,涉事銀行的形象已經大受影響;還有是此事一日不解決,銀行都不能重新開展銷售金融產品,對其營運構成一定壓力。基於這些情况,銀行絕對有以金錢解決困局的誘因。
2 M, Q5 k ^% O$ d! E# U- k+ v"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A5 ?5 h8 n$ Z
銀行花錢換來證監會和金管局不再追究它的不當、違規銷售,保住銀行賴以生存的聲譽,為了重建公衆對銀行的信任和信心,銀行所付出的代價,不算太多。不過,銀行或許抱着「破財擋災」心態看待此事,但是從立法會專責小組聆訊雷曼迷債事件所披露情况,銀行顯然未能符合提供「最高服務操守標準」的期望。經此一役,銀行必須嚴格落實協議的條款,在證監會和金管局監督下,檢討結構性產品的銷售系統和程序,並採取切實的改善措施,重塑銀行在公衆心目中的地位。
4 g6 O9 a- Z" G3 F" Z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M6 a+ o7 L6 v. y% |- a& s
至於政府,這次透過證監會、金管局迫使銀行就範,表面上,政府好像為迷債投資者討回一些本金,但是從迄今所披露資料看來,證監會在批准迷債產品,金管局在監管銀行銷售方面,都存在重大疏失之處。正因為他們監管不嚴,才導致大批迷債事主「中招」。因此,當局的操作雖然把事件的責任推卸給銀行,但是日後立法會專責小組就事件作結論時,相信證監會和金管局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此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因為雷曼事件,受到一定衝擊,因此,事態告一段落之後,政府就金融產品銷售,應該加強有效監管,但又不致窒礙市場的發展和活力,必須現在就要研議改善。 y6 |4 S( T. E) P/ D
2 e f, f! F! } y. s8 |4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放就亂一收就死
/ o1 b: ]% W* j# q8 z- ]4 p
/ T& N9 A2 d5 ~" E( v政府有責打破怪圈
* B9 Q# b- h6 R8 K) ]*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過去監管不嚴,出了雷曼迷債事件,但是措施收緊之後,卻有矯枉過正之嫌。例如,東亞銀行為內地業務發行人民幣債券,手續之繁苛,不但銀行,就連客戶也感到吃不消。情况宛如食肆發生食物中毒事件之後,員工使用大量清潔劑,裏裏外外狂洗一遍,使得食物也受到清潔劑「污染」,不能食用。東亞銀行的事件說明,類如鐘擺的過猶不及舉措,窒礙了金融活動的活力和生機,當局必須拿難恰當,找出適當平衡,一則足以保障投資者,也要讓金融活動可以順利開展。「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怪圈,一定要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