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4 B2 j. R. X! X$ J `' U
正生書院遷往梅窩的計劃引起社會廣泛爭論,有人指摘梅窩居民歧視,但居民堅決不讓步,而政府也不敢強行推進此事,令事件陷入僵局。鄉議局即將向政府提交4個遷址建議,分別位於葵涌、屯門、元朗及北區,但誰也不能保證相關地區的居民不會反對。其實類似的事件過去在香港已發生過多次,例如九龍灣麗晶花園於1990年代末興建包括提供愛滋病治療服務的健康中心,就引來居民的激烈抗爭;近期屯門居民大力反對政府在區內興建焚化爐,也屬同類例子。我們認為,政府在處理這類「別在我家後院」(Not-In-My-Back-Yard, 簡稱 NIMBY)的設施時,應有通盤公允的政策,令大家明白全港各區都要承擔這類設施。
! R9 ?* _1 _7 O$ v9 L2 n, s公仔箱論壇8 h! a' R; ?% P9 a7 u* l; f5 V
梅窩居民早前在居民大會上群情洶湧,正生學生發言時更被「噓聲」嚇至流淚,居民的做法是徹頭徹尾的歧視,絕對不能接受。一班勇於改過的學生勇敢的站出來,無論居民持什麼理由,都絕不能以這樣醜惡的行為對待這批學生。
7 V6 ]% i u' B6 |, J1 b+ `/ Q0 b0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r! d: }$ v; |. r: m1 U) Q# M公仔箱論壇居民的表現引來輿論口誅筆伐,社會同情盡失,但社會也未有打算「霸王硬上弓」,要求政府強行把正生搬進梅窩。社會也有聲音指出,梅窩居民值得同情,原因很簡單,因正生書院是典型的「別在我家後院」(NIMBY)事件,即一些社會必需的設施,人人都不願意這些設施建於自己家門前。只要大家將心比己,恐怕不難理解梅窩居民的想法。
! K9 i" Z0 _7 i' |& k3 l6 w公仔箱論壇$ R) M9 p' ^( X; S, z$ I
3年過渡方案 1 y8 h i7 R7 a/ T6 k7 u
* F4 l! n$ U/ F3 w: @/ ~tvb now,tvbnow,bttvb梅窩居民應接納
. d1 d- \, Y0 u# W4 H4 s7 x公仔箱論壇因此,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建議一個3年過渡方案,先讓正生書院遷入梅窩校舍試辦3年,給居民時間接納及了解學生,若3年後居民仍反對正生書院,則由政府再安排新校舍。這建議值得支持,梅窩居民也應接納。事實上,以政府的財力物力,在其他地點另建一所全新的校舍,根本難度不高,視乎政府是否有決心解決問題而已,而3年時間應足夠為正生書院策劃一所永久校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D$ [: j* M; O6 m8 M
公仔箱論壇! V' \: v, R0 ^% p* y9 O/ r# L
不過,當我們想深一層,不難發現這次事件揭露了一個深層次問題,是香港根本沒有一套有系統且獲市民認受的方案,去解決類似的「別在我家後院」的設施。一面倒的指摘梅窩居民歧視,並非長遠解決問題之道。梅窩居民聲言梅窩需要學校、為何不建度假屋等說辭,統統都是藉口,但從另一角度看,梅窩居民的反彈,其實正好就是學術界所描述的「保家症候」。這個現象一點兒也不難理解,因為當一些大家都不歡迎的社會設施,如墳場、焚化爐、垃圾站等,要在自己家園附近落戶時,區內居民自然會有反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2 e1 s' U
9 O$ p& Y8 K- I7 X5 I5 L9 W5.39.217.76事實上,在外國早就有人指出,這類設施不少都建於貧民區、黑人區或社會偏遠地點。香港屯門區的居民就經常投訴,為何發電廠與焚化爐都要集中於該區?因此,整個社會必須想出一個通盤的方法去處理這類設施的選址問題。
9 Y6 q6 s/ ^ K
$ r; N5 D4 h3 t4 g* v2 I公仔箱論壇中大社會學系陳健民教授就九龍灣麗晶花園事件的研究報告,對相關問題提出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分析及建議。報告清楚指出,社區人士對這類設施的抗拒,「不能單歸咎於居民的自私心理,而應着眼於這類設施及其使用者,如何早被社會污衊」。這說法甚有道理,這次事件引起梅窩居民強烈反對,「自私」當然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但並非「唯一原因」,更深層的原因是社會對戒毒者的歧視,甚至可以說,是社會對政府無力處理香港青少年吸毒問題的恐懼。" V) M5 ?" C! x5 s
6 b( A! F- n# c3 e近日青少年吸毒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校園吸毒更被指為已接近「失控」,政府看似束手無策,大大加深了社會人士對戒毒者的恐懼。當然,從近日的報道可見,正生書院的學生大都已經改過自新,社會人士理應接納他們,因此,政府除了應加強與居民的溝通及調解外,認真地交出一套改善整體香港毒品禍害的方案,才是消除社會歧視戒毒者的根本方法。5 v- a$ ^# g- S2 A- a
( G9 n9 K3 N1 p. L5.39.217.76此外,報告又指出,將不受社區歡迎的設施,建於遠離人煙的地方(如將精神病院建於青山)或破落的舊商業區(如油麻地),同樣也會加強了社會對服務使用者的「污衊」,例如遠離人煙的設施,會強化了高度危險的聯想等。這並非徹底解決問題之道。因此報告提出一個重要的建議,就是香港應參考美國的做法,訂立法律,規定各社區要「平等承擔」(fair share)一些不受社區歡迎的設施,免得過分集中在某些社區而造成不公平。這原則絕對值得參考。
H* L& x6 I4 W, V5 w" N7 q3 A1 i: I7 I6 ]
戒毒學校需求大 公仔箱論壇3 v* h! g: {8 e0 g) H+ B' l4 ~
3 @) o; v+ Z7 _# j( |. N公仔箱論壇政府要有全盤對策
, T5 n# }, T7 ~tvb now,tvbnow,bttvb香港青少年吸毒問題日趨嚴重,不少戒毒中心都已爆滿,一所正生書院遠遠不夠。因此,政府應有通盤考慮,訂出整個社會應建立多少家戒毒學校,然後按照上述「平等承擔」的原則,分佈於不同地區。不論貧富,一視同仁,不能只要求梅窩居民平等對待戒毒學生,居於豪宅區的人也應該分擔同樣的義務。假如有些地區今次不用承擔戒毒學校,將來遇有其他「不受歡迎設施」要落戶,便應優先分配到這些地區。只有如此,社會的矛盾才能較公平地解決。
8 V/ ]. |. X9 n: x3 i! |5.39.21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