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讓廖了以認賠?
, 描述: 【聯合報╱黑白集】
全民消費券發得痛快,最後短少六百多萬元,卻讓內政部長含淚認賠,廖了以不僅賠掉十一個月薪水,還拉一堆民間友人分攤。一個法治國家,用這麼原始的手段處理決算,真不可思議!
! q. Z. U/ A* K3 z% p6 C5 c5.39.217.76公仔箱論壇9 I0 a3 }: |. M1 ?# G/ o) z$ S
透過內政部「發選票」的機制來發鈔票,讓民眾當日即可消費,證明是迅速有效的管道。問題在,選務人員並非人人都是點鈔高手,發放八百億元,出現一千多萬的短少。政府當初未將清點疏失風險計入成本,俟出現問題,卻讓廖了以一肩扛下,顯然不是恰當的作法。5.39.217.76* e* h0 H8 L- I/ X! U0 s3 Z7 D
) V' m5 ~/ S5 H+ a3 h% x3 | V5 @
內政部只是承辦發放的機關,如果廖了以該賠,何以財政部長不賠,或者劉揆及全體閣員共同分攤,或回頭追究短缺經手人員的責任?國家預算的支出和審計原有一套明確的規範,就如劉兆玄說的,這種事「不能私了」。但廖了以把「賠款」送交經建會,對方竟然也收了,國稅局官員還說這筆錢可以「抵稅」,一下子「賠款」又變成了「捐款」,這成何體制?5.39.217.76, p4 `( N' l( m2 s. L( I2 W- ]& b0 g( `
tvb now,tvbnow,bttvb5 I& T' d6 S% L
廖了以挺身賠這個錢,是一時之勇,幫政府擋掉一波政治口水,他其實也有滿腹委屈。但政府施政,豈能讓個人作風超越體制?大臣執行國家政策,若有違失,可以記過;但自己賠光薪水還向外湊錢,這是開責任政策的倒車。劉揆應儘速釐清此事,並促經建會把錢退還廖部長。tvb now,tvbnow,bttvb X5 X8 M& L- B7 {; l) p$ U
) a- i. m$ e* U/ _這次郵局代發消費券,光手續費就賺進七千萬,對行員發放疏失也有「賠補」的周全設計。看來,郵局做事比政府還條理分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