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互不否認」是兩岸關係的中心支柱

 ,  描述: 【聯合報╱社論】
三次江陳會選在南京舉行,據說是台灣方面的提議;因為南京曾是中華民國的首都,而欲藉此顯示江丙坤代表團的體制淵源。大陸方面對此提議的寓意,當然是心知肚明,卻也無所避忌,主隨客意。
! m: x# b+ O1 ~% l1 C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3 t- P% c& s$ h: U' I
不過,江丙坤畢竟取消了參訪南京「中華民國總統府」的計畫,據說是怕會引發見仁見智的效應。姿態低了,怕被說成是憑弔「遺跡」;姿態高了,又怕被說成操弄「兩個中國」。
: N2 o/ t. G9 F, l$ e. N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m. N6 B& y2 V" @0 [5 v, F
然而,南京的「中華民國總統府」已成歷史遺跡,無可否認;但江丙坤代表團卻是出自台北的中華民國總統府之授權,同樣也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 Q1 Z' B# F8 V8 p"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  `( s2 ~$ d1 ]/ M& W
互不承認,但也互不否認;這是兩岸關係能夠發展至今日境界的主要原因。倘若「相互承認」,就不必海基、海協當「白手套」了;但主要則是因「互不否認」,亦即雙方皆不否認對方有一隻真正的「手」存在,始會有海基、海協的「白手套」。否則,沒有手,空有白手套何用?tvb now,tvbnow,bttvb( Y7 C, @4 J.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5 k" ^3 Z3 ]7 A2 }% t
就台灣方面言,蔣經國解嚴,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這些都是預備「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動作;但北京方面則顧慮可能形成任何背離「一個中國原則」的情勢,而拒絕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正因中華民國政府不能得到北京政府的相對承認,也就必須「在法理上不承認」對方,以維持一個向內外交代的「對等關係」。然而,兩岸的「對等關係」,也並非只是「互不承認」;因為,雖然雙方在法理上互不承認,卻也不能否認雙方在法理上的實際存在。所以,較準確地說,兩岸此時所謂的「對等關係」,其實是「互不承認,但亦互不否認」。否則,談什麼市場准入及司法互助?
0 }. T  y1 z: z3 @! t5.39.217.76
2 @& ?! i( G1 a8 i0 ]. Utvb now,tvbnow,bttvb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後,迄今不到一年的光陰,從去年的六項協議到今次的三大議題,且在下半年可能處理ECFA,兩岸互動的進度可謂是飛速躍進;在這一段進程中,可以明確地感知到,兩岸關係越往高處、深處及大處發展,兩岸政府的角色即越形凸顯,兩岸「互不否認」的程度也必然伴隨升高。以此次南京江陳會為例,空運、金融、司法三個項目,皆是以「框架」的形式呈現,未來實際運作的「窗口」,將皆是不再戴「白手套」的政府機構,這毋寧是兩岸交流往高處化、深處化及大處化後的必然發展。例如,如果相互否認為一個具有司法主權的政府,談什麼司法互助?
& b8 v' a/ d1 ^% k' Q' n/ Btvb now,tvbnow,bttvb
$ x) J' h2 b/ l! utvb now,tvbnow,bttvb兩岸暫時不易進入「相互承認」的境地;但「互不否認」,卻是維持兩岸「和平發展框架」(胡錦濤語)的中心支柱。也就是說,北京對台政策,不能建立在「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的論述之上。倘若失去「互不否認」此一支柱,兩岸關係必告解構,無以維繫。沒有手,哪來的白手套?
" _8 b/ o8 v  ~$ etvb now,tvbnow,bttvb
+ \' j2 L4 s/ [5 z兩岸關係在二○○八年回到「九二共識」,就是要維持一個「互不否認」的表述空間。且看雙方每次交手吟詩作對,台北幾乎次次都要提起「正視現實/互不否認」;但北京則皆避不回應,而代以「和平發展/開創未來」等語。此次江陳會,亦非例外。不過,只要北京不正面回拒或否認台北「正視現實/互不否認」的主張,只能做,不願說,兩岸即有了迴旋轉圜的空間。tvb now,tvbnow,bttvb/ Q  Q# t( v" v- x* o+ \! e

7 N, d! W$ V" p/ q% X. H4 y) M公仔箱論壇正如,馬總統一直將「九二共識」引申為「一中各表」;北京方面雖未正面回應,但也未正面否認。這種「互不否認」的「各自表述」空間,實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必要空間,也可謂是捨此即無生理的最低限度的空間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7 u6 F/ A9 f  d* s% l' ~8 A
' B9 u9 Z# C8 M' |
兩年三次江陳會的成就,是建立在「互不否認」上;未來兩岸關係若要更往高處、深處及大處發展,「互不否認」的意涵與效用亦將更形升高。希望兩岸當局能珍惜此一寶貴的默契,不要輕易傷損,我們的看法是:5.39.217.76) v) z2 [+ O' F

- ?- K6 g1 N4 N$ d* i' y4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可惜未能「相互承認」,但千萬不要「相互否認」!
1

評分次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