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讓陸客從阿里山日月潭走向廟口夜市

 ,  描述: 【聯合報╱社論】
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來台,幾天都只能在維安森嚴的旅館和會場間進出。離台前,他不勝遺憾地說,本來想去士林夜市看看,可惜「條件不具備」。tvb now,tvbnow,bttvb% |  W# I" `) M$ g" \' f& b; Y  s) ~
公仔箱論壇  [( E2 C2 c- K8 R& o/ n  e' i
所謂「條件不具備」,指的當然是去年陳雲林遇上的圓山抗議事件,最後釀成了流血衝突。我方惟恐舊事重演,因此採取嚴密維安,連客人的好興致也顧不得了。接待當局這種「管不了群眾,只好管制客人」的作法,固顯得因噎廢食;但像士林夜市、基隆廟口這類充滿台灣情調的市集,如果竟容不得大陸來客自由來去,豈不是民主台灣的遺憾?
/ V3 Z  d# q9 C2 X7 G
* _3 @5 _0 A6 X, y. v6 g; ~5.39.217.76士林夜市成為鄭立中的造訪目標,並非偶然。一般陸客來台的標準觀光行程,多半直指阿里山、日月潭、故宮等地,或者諸如安利菁英團大掃台北東區精品名店。但那些曾數度來台,或者對台灣社會有不同想像與好奇的人,卻會選擇士林夜市這類在地人消費的熱點,一則品嘗各式各樣的台式小吃,二則和台灣人作第一類接觸,那才是真正的深度旅遊。身為對台工作的官員,鄭立中當然想親身體驗台灣的民情,但現狀下確實「條件不具備」。
# l1 v5 M. M1 O* p% U3 Y/ l* }# I5.39.217.76
. e! l; {5 j. \$ N' ?在兩岸的努力下,近兩個月陸客來台人數激增,突破了每日三千人的上限,正考慮上修為每日七千兩百人。這除反映「觀光帶動經濟」的效益更可能實現,也意味陸客來台即將進入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簡單地說,我們面對的情況,不僅僅是考慮旅遊景點及觀光飯店的接待能力,而是要跨越傳統的「觀光」定義,思考更真實的接觸和更全面的互動。如果士林夜市或街旁小店都能隨時接待陸客,那才是兩岸交流效益的極大化。
! i  \& P) J% q3 r* j$ U9 Atvb now,tvbnow,bttvb; [3 p+ I& x$ X; V! I7 u1 q
不只鄭立中想去士林夜市,郭台銘日前也才招待了大批山西鄉親在那裡大啖小吃,更多大陸交換學生則在本地同學陪伴下,在此有過愉快的味覺經驗。從志在一遊「阿里山」到嚮往「士林夜市」,不僅可看出陸客口味的蛻變,也是兩岸交流深化的必然。對陸客而言,阿里山是統戰年代教科書上的台灣樣板名勝,此生必要親訪,有時卻未若神遊;而諸如士林的各地夜市卻是現代台灣市井文化的新藝綜合體,來客在短短時間即能親炙台灣社會的生猛多元。如果「條件具備」,誰願被局限在團進團出的定點餐廳中,而不去品嘗一下活生生的台灣滋味?而在夜市攤商而言,又有誰不想讓自己的好手藝留在陸客讚嘆的口碑裡?
" c' H+ g  I6 J& {0 u5.39.217.76
6 b1 V3 y  z$ E0 _常州的趙根大,光鮮闊綽的安利菁英團,其實都不是典型的大陸觀光客。多數陸客只是想來看看台灣究竟和中國有什麼不同,他們既不囂張,也不粗魯;他們對台灣民主懷著好奇和欽慕,對台灣文化默默比較觀察,對反中人士的嗆聲則保持作客者的警覺。如果有人對於陸客大量湧到感到不安,別忘了廿年前台灣人曾以同樣的方式進入中國探索,中國並未因此受害,反而因開放而有了變化與進步的動力。
0 R9 e: }: I( e6 t2 w% V5.39.217.769 p4 F& C! n0 _
對台灣而言,也是如此。開放陸客觀光,絕不只是為了「提振消費」那樣短視近利的目的,而是希望兩岸人民在交流中增進了解和友誼,從而減少敵意、降低衝突,進而彼此學習,發現彼此更大的共同利基。也因此,政府應再提供更大的空間,讓陸客的行程不必局限在制式景點,使他們有深入民間的機會與自由。而那些隨時想給陸客一記「當頭棒喝」的獨派人士,若肯往深處想,說不定也能換一個比較積極的思維,設法用美食、溫情及文化攻勢,爭取這些先鋒陸客成為支持與認同台灣民主的朋友,而不只是始終用一盤「嗆聲」的冷菜來轟炸他們。
* l5 f4 d$ y- ]+ R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p( w: _9 w/ h: ^
如果在士林夜市遇見大陸觀光客,你會怎麼做?也許可以和他聊聊,也許為他解說一下小吃,也許只是默默觀察。夜市本身就是一場雄辯,無需多言。只是別忘了,當你在觀察對方時,人家也在觀察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