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悲欣交集的雲門

 ,  描述: 【聯合報╱黑白集】
雲門八里排練場遭火焚毀,經過長達年餘的折衝,終於取得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四十年營運權,若營運良好,可再續約十年。在簽約儀式上,創辦人林懷民以「悲欣交集」形容自己的心情,並強調不惜「跳入另一火場」。
3 i* @0 M$ m$ x, |  E公仔箱論壇
% g6 q3 t7 F: w9 x7 |+ btvb now,tvbnow,bttvb林懷民的感慨令人鼻酸。雲門創立卅六年來,在舞蹈藝術上的成就已幾近傳奇,在國際上提升台灣形象的表現亦有目共睹;然而,一路走來始終艱辛顛簸。雖終有了落腳地,但連提供淡水現址的台北縣長周錫瑋都承認,像目前這種不合理的方式,對雲門甚至是「一種侮辱」。tvb now,tvbnow,bttvb4 V7 A: \$ e1 R( V
' ~) K0 X9 ^, P/ J6 M. L0 `
因法規所限,雲門最終只能依為商業活動設計「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承租淡水現址;而依促參法,要通過審核,就要找顧問公司,搞一大堆商業名堂,所以林懷民感到「很痛苦」。但為了讓雲門能有再出發的基地,便不得不顧全大局,忍受這一切官僚作業的煩瑣程序。" W9 H, s, |/ `4 r8 l7 N1 g
5.39.217.762 e# P8 g- S) ^  Y- J6 B2 _
多年來官方動輒夸談發展文創產業;馬政府上任,對推動文創更作出勢在必行的宣示。但觀諸行政院通過的文創法草案,卻是雷聲大,雨點小,連觀賞藝文表演支出抵稅都告食言,只保留些點綴性的補貼。
. p) M* t3 x# ~6 |% V1 Xtvb now,tvbnow,bttvb; N. E9 U, Y5 ~- b+ x& @  M
雲門曾是台灣奇蹟的表徵之一,為幾代台灣人帶來美感經驗與文化自信。它能有個再出發的基地,毋寧是台灣藝術發展之幸。林懷民說,五十年後他已不在了,但「土地還在,人民對優質生活的渴望也還在」。其實,五十年後現今活躍的政客們也多不在了;但藝術美感、文化創造仍會流傳久遠,卻不知,台上的大官們幾人有林懷民這般的情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