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9 f6 |. d- y0 Z. r
美耳念珠菌病例以「驚人速度傳播」,台灣曾出現3例幸與美國不同。
. r; ~, K$ @4 _4 [8 O% v+ `) E$ ?
. i8 a- I2 h2 s! @& @1 m; y公仔箱論壇! | M9 B: u U4 T" i
具抗藥性及致命性的「耳念珠菌」在美國激增,全美逾半的州出現病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天說,台灣曾出現3例,但未檢出有特殊抗藥性,與美國不同,將持續與醫院合作監測。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日前表示,具抗藥性及致命性的「耳念珠菌」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以驚人速度傳播,如今全美逾半的州出現病例,已屬迫切公衛威脅。
! [5 _6 D: j) s* V h$ x, i2 y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接受媒體聯訪指出,台灣在2018至2022年期間,曾出現3例耳念珠菌病例,但尚未發現具特殊抗藥性,與美國不同;由於耳念珠菌不是法定傳染病,不須通報,將持續與醫院合作監測。公仔箱論壇2 ^1 x4 e$ y) G3 ~. T. o! g
羅一鈞說明,耳念珠菌在2009年於日本首次被發現,近年來已於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多國迅速傳播並造成感染,目前瞭解主要發生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洗腎等重症病患,死亡率高可以達到3至6成;感染發生在各年齡層的病人,從早產兒到老年人都有,但主要是免疫力較差者,一般健康狀況良好者則不用擔心病菌威脅。5.39.217.766 B$ S, Y$ D* T+ V: r; I& Z
耳念珠菌常具有多重抗藥性,對多種常用於治療念珠菌症的抗黴菌藥抗藥,嚴重限制治療選擇,甚至有些菌株對3類主要的抗黴菌藥都有抗藥性發生。
& @2 K3 t- V. t1 o- O t& W不過國內檢出3例菌株尚未發現具特殊抗藥性。羅一鈞說,念珠菌感染通常是內源性感染,即源自病人自身帶的念珠菌產生感染,耳念珠菌曾在人體的呼吸道、尿道及腸道偵測到,但目前發現的感染個案主要來自病人本身內源性菌株或外來菌株感染所致,或兩者皆是,尚未明朗。
6 U- d( H; R$ ], g;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耳念珠菌可於環境表面存活數週之久,可經由接觸帶菌病人及污染的環境表面或設備傳播。
+ y0 J* k r( h w$ [* U# T)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國內3例中,第1例為南部5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和天疱瘡而服用類固醇及抗生素治療2018年4月因皮膚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在門診採檢培養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
; `' S4 G5 _( A3 [/ J; J' X第2例是南部60多歲男性越南台商,本身有糖尿病、中風病史。2021年5月因意識混亂、診斷敗血性腦病變,收治於當地醫院,7月轉診回到台灣,有洗腎及中央靜脈導管等管路,住院3週後因發燒血壓偏低,血液培養檢出,無特殊抗藥性,使用注射型抗黴菌藥物後培養轉陰性,病況改善轉出加護病房。! T- x: g5 m$ O+ g5 _
第3例則是南部40多歲男性,外耳道膽脂瘤病史曾因復發多次手術,2022年2月因耳漏、耳鳴、聽損、頭暈等症狀,1個月就醫培養檢出,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9 P; Z" |4 Q: G# U: `2 v8 a- K2 f3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