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戶外曬衣服穿上後起紅疹、皮膚癢?恐是「禽蟎」爬上身,這樣做預防

戶外曬衣服穿上後起紅疹、皮膚癢?恐是「禽蟎」爬上身,這樣做預防。公仔箱論壇( P4 u' |$ d+ m' C! w- Z
5.39.217.76/ e# E$ c9 I0 q- @3 z* w- ^

* [/ `' {2 S! I8 E, N% n公仔箱論壇一位50多歲女性,因全身疹子奇癢無比就醫,經檢查發現大片紅疹密集分佈於腹部、腰部、大腿內側及肩頸等處,類似情形從前曾經發生過兩次,詢問病史發現該民眾固定於後院曬衣,該處經常會有八哥出沒。另一案例為60多歲男性,腹腰、腋下、肩頸出現散在性癢疹,本身有種菜養雞。再一案例為60多歲女性,腹部、腰部、肩頸、手臂,大腿內側等處出現相當多的群聚性癢疹,詢問得知房間窗型冷氣上方有鴿子築巢。第四例為60歲女性也有類似症狀,多處散在性癢疹,家中陽台有珠頸斑鳩築巢及哺育幼鳥。
4 q. r) g9 q! m: c8 s  E5.39.217.76禽蟎寄生於各種鳥類和雞隻,以吸血為食、吸飽血會變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禽蟎臨床案例每年四月底就開始出現,一直延續到八月,以五月為高峰。這樣的時間分佈符合鳥類繁殖期,這時候求偶、築巢、覓食活動最為頻繁。tvb now,tvbnow,bttvb: W  h" l* \/ u6 f$ c8 c
禽蟎因環境而有不同種類,台灣見到的叫「熱帶禽蟎」。禽蟎寄生於各種鳥類及雞隻的皮膚表面吸血為食,也可闖進屋內吸食人血。. V1 G1 n5 l3 r# h' z
蟲體肉眼可見,成蟲體長約0.7毫米(0.7 mm)八隻腳,灰白色,吸飽了血會變成紅棕色。經本人觀察,爬行速度和螞蟻差不多,如果沒有繼續吸血可存活至少一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i' Z  }% @, I+ q) @' A
顯微鏡觀察發現肢體末端有傘狀吸盤,推測便於吸附於飛行的鳥類。禽蟎的生命週期從孵化至成蟲約一週,期間必須吸食禽鳥雞隻的血液才可以完成生命週期。生活習性為白天躲藏,晚上出來活動及吸血。
  s2 |5 H% h4 ~' g6 Z8 P5 C5 ~) M6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圖/禽蟎肉眼可見,成蟲體長約0.7毫米(0.7 mm)八隻腳,灰白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 r* Q( m1 n& a0 k
tvb now,tvbnow,bttvb5 `9 _7 W6 z! ^, o+ U
出現丘疹樣蕁麻疹恐是禽蟎叮咬,有無鳥禽類類蹤跡助診斷潘企岳說,禽蟎叮咬的疹子是丘疹樣蕁麻疹,通常成群地出現,也可能散在出現。最常見於腹、腰、肩頸、手臂、腋下及大腿內側,叮咬的軌跡會停在衣褲、胸罩、肩帶的邊緣是一大特徵。
: j  `) q& B( t  A診斷禽蟎叮咬,除了臨床特徵,還要仔細詢問鳥禽類相關蹤跡,例如窗外、冷氣旁、陽台是否有鳥巢,建築物是否常有鳥類出沒停留,是否於戶外晾衣,是否養雞。如果病人抓到蟲子帶來當然就能立即辨認診斷。7 J5 a" a6 g! \
圖/禽蟎叮咬個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公仔箱論壇( J7 b" y; V" \) q* [0 _0 a. I
禽蟎和跳蚤、臭蟲叮咬,疥瘡怎麼分辨?醫師解答禽蟎叮咬經常和跳蚤、臭蟲叮咬及疥瘡混淆。該如何分辨呢?潘企岳解釋,雖然跳蚤、臭蟲叮咬反應也是丘疹樣蕁麻疹,不過疹子可能大一點,且不會像禽蟎叮咬這麼密集。tvb now,tvbnow,bttvb* z/ u- J' R( J/ L2 x
病史詢問對鑑別診斷也很重要,譬如家中有老鼠出沒則可能是跳蚤叮咬,曾看到樣似蟑螂的小蟲則可能是臭蟲叮咬。疥瘡疹子相對小很多而非丘疹樣蕁麻疹,另外可能產生棕色節結,加上好犯的典型部位,與禽蟎叮咬分辨並不困難。
* P: e# m! w9 h) Q; ~( s圖/禽蟎叮咬的軌跡會停在衣褲、胸罩、肩帶的邊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 G) X9 Z0 T- |
" q) d" m$ c5 n0 g, M  [. p* j) F8 k
擺脫及預防禽蟎危害,日常生活、晾曬衣物這樣做至於如何擺脫及防範禽蟎的危害,首先要防止鳥類於房子外棲息築巢,特別是窗外、冷氣旁、陽台等處。若發現鳥巢可等小鳥成長離巢後盡速清除。tvb now,tvbnow,bttvb4 {7 J/ E" K" Q4 |3 ~% S0 W4 L
暫時離開已入侵的房間或空間並使用殺蟲劑來清除禽蟎。儘量避免於戶外晾曬衣物,尤其是有鳥類出沒的處所。家中保持乾燥,使用空調及除濕機可加速禽蟎的死亡。
+ R& @) D* v2 K7 g% r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