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近年熱愛行山親親大自然,疫情更進一步推高熱潮,惟相關意外亦隨之增多,曾有人為「打卡」不慎失足跌傷。消防處處長梁偉雄指,該處今年首5個月接獲的攀山拯救事故,較去年同期上升1.5倍,該處目前設立多個專隊進行山嶺拯救,然而人員救援同樣要面對危險,有隊員游繩救援期間不幸遇上冧石,被如冷氣機大小般的石頭擊傷,驚險萬分。梁呼籲市民為人為己,出發前要做好準備,量力而為,減少意外的發生。消防處今年首5個月已接獲523宗攀山拯救事故,較去年同期的208宗,多出1.5倍;同時傷亡人數亦有上升趨勢,有289人受傷、5人死亡,相比去年同期受傷人數為116人、3人死亡,分別上升1.5倍及67%。最近一宗為5月23日發生,一名33歲姓陳男子獨自前往大埔八仙嶺行山失蹤,其遺體5日後始被發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c$ ^( n( H' O$ f( `
9 Y* P) b9 v7 J* P2 B9 d' A# Y9 u救援盡責 陷險境「無得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F- T+ |& E' ~& I
梁表示,近年行山意外常見原因有兩個,其一是行山人士或因為觀看風景,而使用不標準的行山路線,致迷路或遇險的機會增多;其二是獨自前往行山,一旦發生意外,沒有同伴在旁協助求救。
: T1 ?' V- m$ e) w; L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Q$ ~. s+ H( G* ?
有消防人員早前進行攀山拯救,被如冷氣機大小般的石頭擊傷。公仔箱論壇9 G! Q- f6 C6 ^$ e# p8 U
他指出,消防處於數年前已預視行山運動普及而做好準備,設立多支隊伍協助救援,其中攀山拯救專隊已成立了7支隊伍,部門為他們提供專門的訓練及裝備;至於搜救犬隊及無人機隊,則可以協助在短時間內搜尋大範圍,提高救援效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 M) g3 ]; V8 K: H0 Y" r$ ]4 p' y) l
/ Z+ e, k- t, } z雖然消防人員接受專業的訓練,但救援期間難免會遇到意外,身陷險境。梁提到,有人員曾在山嶺救援遇上冧石,3人慘被擊傷,他憶述當時接獲同事受傷的消息「好緊張、好擔心」,惟坦言:「(人員)游繩時唔避得,避咗就會擊傷其他人。」tvb now,tvbnow,bttvb g& z2 {: s7 Q2 x+ V
0 w2 w# `; q+ Z; M% |' r公仔箱論壇他再三叮囑市民行山切記要做好4項工作,包括計劃行程、與人結伴、注意身體狀況,當然亦要做足準備,包括留意天氣狀況及帶備足夠食水和食物等。此外,他亦建議市民使用政府的應用程式記錄郊遊行蹤,可有效協助山嶺搜救工作。 W) X) p5 u, _5 j5 k% i2 F%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