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容易掉髮、長白髮,或髮質乾燥枯黃、分岔?有多種因素會影響頭髮健康,例如日常作息不正常、壓力大、情緒不穩定、飲食不均衡及染髮等原因。
; a; ^; K) w$ F" Z% w公仔箱論壇
! I3 I/ _( P% H: V9 e+ `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e: ~% U5 P/ B
在中醫的理論裡,頭髮跟腎息息相關,例如「腎藏精,其華在髮」。「精」在中醫學裡是指精氣,男女皆有之,不是專指男性的精液。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
9 ^3 E+ i G0 c$ f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n9 X: o; z/ Z! w8 x" I
先天之精,是受父母的遺傳,與生俱來的,所以有的人天生就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而有的人卻少年髮白或禿頭等。
7 ^, y8 z' a9 y4 L- j Itvb now,tvbnow,bttvb7 m6 Y5 k6 e) @6 D! V% O
後天之精,是指我們吃的食物,經腸胃吸收轉變成營養物質 ,這些營養物質就是五臟六腑活動的基礎,也稱為五臟六腑之精。有了這種後天之精,人體才能生長發育,繁衍後代。這種後天之精充足了,頭髮自然茂盛亮麗;反之腎精不足,則易出現白髮、掉髮、髮質差的問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q$ U% Y# E6 L2 P
5 N, `# h# f4 E G7 Z7 N頭髮不健康的五大原因 + 改善方法7 ?5 h/ r3 G) T7 B! N6 E7 s4 D
先天遺傳不能改變,但是後天飲食卻是可以調整的。還有一些生活習慣也會影響頭髮健康,如經常熬夜,用腦過多,或化療、服用大量化學藥物等,這些因素也都能夠人為改善。
- x! u8 `$ W1 j
7 ?! w. }. S* M) Gtvb now,tvbnow,bttvb一、食物中的防腐劑、生長激素
5 S0 o5 P; `3 P$ s; f2 \; |6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肉類加工食品幾乎都含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一種防腐劑,亞硝酸鹽加上胺類食物會產生亞硝酸胺,而亞硝酸胺是一種致癌物。含胺類的食物有魷魚、火腿、熟成的硬起司、香腸、臘肉、蝦米乾、干貝、酸菜等。煙、酒、檳榔也含亞硝酸胺,常吃也會致癌。泡麵成分中則含過多的鈉及防腐劑。
1 ?3 U4 P( |8 @# L2 e7 |& s: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z p- j9 n, ?
這些東西吃太多自然會阻礙毛囊的營養輸送,毛囊養分一旦遭受破壞,就有掉髮的危機。此外,禽畜類肉品中若加入生長激素,也會使人體內分泌紊亂,阻礙毛髮生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v: m7 W2 x7 J, J) r
9 i. N# b7 V) ~" K- E- Q! O4 x6 ctvb now,tvbnow,bttvb改善方法:少吃上述那些問題食物,儘量使用天然的防腐劑,例如生薑、大蒜、酒、醋、糖、鹽,或含有茶多酚的烏龍茶。/ H0 I( c. u7 ]# q- F' D9 Q
: a ^) z7 ~4 j二、營養失衡導致貧血9 T/ c* P8 j2 D( u" C
營養不良、缺鐵或缺乏蛋白質也會傷髮。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O' \3 u1 _3 J! y5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w7 Q0 Q8 B7 s& H4 g
蛋白質是頭髮組成的關鍵營養素之一,長期缺乏蛋白質也會引起脫髮。還有過度減肥的人,或過食辛辣、油炸食品的人,會加重肝膽的濕熱,也會阻礙髮根的氣血運行而導致脫髮。
) z! F9 u9 H" J' J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W$ I5 ^$ O w5 X% l, c9 g
中醫的理論有「肝藏血,髮為血之餘」,頭髮的生長需要肝血供養,肝血不足,頭髮的生長就會緩慢,甚至乾枯斷裂。腎精和肝血可以相互轉化,腎精可以轉化為精、氣、神,肝血不足的人也會導致腎的精氣不足,因此頭髮也會變白和脫落。
! p) r* S. k! J3 |! W7 M5.39.217.76
+ s4 ^' j" R/ t9 f+ utvb now,tvbnow,bttvb中醫治療:可用四物湯加麥門冬,或歸脾湯來補血。
3 G4 ?: ^& q/ X1 [0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T. ]7 b8 @4 E7 Q5.39.217.76婦科聖藥「四物湯」所需藥材。(談古論今話中醫提供)
0 ?5 h$ U' E3 H9 t+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頭髮的生長需要肝血供養,可以喝四物湯加麥門冬補血。(談古論今話中醫提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T- D1 g* |' @# I7 o' ^
三、常熬夜- ^ y6 H0 x+ w
常熬夜、失眠會導致落髮。
v8 v. E& H/ D8 E5.39.217.765.39.217.76! f) p" v$ T+ \% J7 U- G% c3 o; h
頭髮生長需要血液來供應養分,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肝膽經絡循行的時間,膽經循行部位在頭的兩邊,肝經分佈在頭頂上,若時常熬夜就容易從頭頂上開始掉髮。
7 p8 n, D+ c, O: k+ n7 }) ]9 D9 [5.39.217.76
. j. O1 c0 C2 etvb now,tvbnow,bttvb晚上是肝臟休息的時間,晚上11點前睡覺,有助於肝臟的血液回流到肝臟,那麼肝臟血液充足且運行得當,頭皮和頭髮獲得足夠的養分,就不會掉髮,而且頭髮還會烏黑亮麗。常熬夜或晚睡會損耗傷肝血,一旦肝血不足,頭髮缺少所需營養,就容易掉頭髮。
( T8 b$ `$ Y$ i6 V) W&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 x, q1 s1 T. btvb now,tvbnow,bttvb中醫理論是「肝主疏泄」,當肝失疏泄,氣機鬱結時,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毛髮營養供應受阻,頭部循環有障礙,就會出現白髮或掉髮。
; G+ N5 r4 @) }3 f) d* Z*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 }( L% D$ p3 R( Y# P" i5.39.217.76中醫治療:肝腎同治,可用六味地黃丸加遠志、何首烏,或七寶美髯丹來治療。6 C* T1 ?9 [: W
$ g# `1 H9 w% {#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四、用腦過多,壓力大! V: O( V5 Y5 S8 Q x0 Y(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5 F- H& x/ ~9 {; O
1. 因長時間的腦力勞動,使頭部的血液優先供應大腦內部,造成頭皮部位的營養供應不足,也容易引起脫髮。
+ b. V1 ], n$ z: }$ N% x! _: W5.39.217.76
6 r4 u5 h* H0 f% b* Jtvb now,tvbnow,bttvb中醫治療:可用天王補心丹,《醫方集解》云:「唐代道宣和尚(南山大師)課誦勞心,夢天王授以此方,故名天王補心丹」。tvb now,tvbnow,bttvb; X) R2 K% P, R; X% J
9 C) G% F" U) {! n( n. J
2. 另一種「鬼剃頭」,又稱「斑禿」,則是壓力大造成的。有的人頭髮是一塊一塊的脫落,這是因為思慮過度,這與人的情志有關。如果過度焦慮或生氣,或常常鬱鬱不樂,都有可能造成斑禿。# u/ i( y4 X+ Z5 J+ ~% G9 k: j! c; X
7 [! j: v2 L. U* y" q
中醫治療:可用針灸,針刺斑禿的周圍一圈,大約三針或四針,一兩週就長出新髮來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O" A+ [4 O# `, p
5.39.217.766 u. X* a& t3 Z2 u0 {) i7 b5 K
五、化療或服用大量化學藥物5.39.217.760 R) b0 m0 A, V
癌症患者經過化療後,會造成頭髮大把脫落。: R% h8 i# ^/ W3 c1 `. ^$ U4 L, ?
+ d' E: x9 ^1 {4 U化療在殺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傷害正常的毛囊细胞,一般在停止化療後一至兩個月就會長出新髮。一般化療後會元氣大傷,出現疲倦、噁心等症狀,這屬於脾胃氣傷,當然腎的精、氣、神也會大傷,所以治療以補脾胃為主,加上補腎的藥。
9 ]! R! ~/ n) m. h" qtvb now,tvbnow,bttvb
0 @8 l( @/ S9 A$ w8 I7 a# K8 g( L; y中醫治療:處方有四君子湯,或四神湯,或加六味地黃丸加雞血藤、黃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