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1-2-25 12:27 AM 編輯
# ]; Y# h3 U T, ctvb now,tvbnow,bttvb
& J; w) L5 H; N$ \0 V
. b5 d, m i6 {1 R% V- p E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8 D+ A7 W8 ]- v) u
5.39.217.76" }0 ~5 c# B; s) z7 f

, Z# r( W0 L3 A" N7 d/ R/ ]0 V6 Z# z! X【劉燦宏醫師等專家】$ t2 a3 G3 C* W! m
五十歲以上,肌少症恐怕拖累心臟功能正常的心臟是部效率驚人的機器,每一次搏動,心臟都擠出血液,射入大動脈,大動脈再將血液運送到身體其他地方,之後心肌稍微放鬆。健康的成年人每分鐘就進行七十多次或更多的扭動、擠壓、放鬆的過程。
2 X1 z' a+ x5 d( X4 V2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引起心臟病的原因很多,如吸菸、高油高鹽飲食、壓力等,還有一個大家鮮少注意的幫凶,就是5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質量減少,拖累心臟肌肉與功能,還可能引發心臟病,被稱為心臟型肌少症(cardio-sarcopenia)。 Y* g* Y8 R+ a E0 O7 H8 \
最新研究發現,至少在男性身上,中年時如肌肉量較低,會比其他人高出81%心臟病的機會。5.39.217.76" A% g i' Q* `% v" m8 F, Z
肌肉愈多,心臟愈健康0 ^- {6 s9 }0 {8 P6 u! l
相較於心臟的心肌,骨骼肌是身體最多工的肌肉,行立坐臥都得靠它。骨骼肌也和代謝、血糖健康有關;肌肉收縮時不只會製造荷爾蒙,還會影響其他器官如脂肪組織、大腦等。公仔箱論壇7 g: r' a4 J" B4 L' E! N$ l
骨骼肌在代謝中扮演積極作用,只要肌肉流失,身體整體狀況都會變糟,過去已有研究表明,肌肉流失常常和中風、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最新發表在《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th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的研究裡,跨國的研究團隊更關注在中年以後肌肉與心臟健康的關連。
$ h, f+ g. C6 R& X& P, z, s5 \tvb now,tvbnow,bttvb西班牙巴塞隆納心理健康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針對阿提卡研究(ATTICA Study)資料分析,共有1019名45歲以上的受試者,他們在2001年至2001年加入研究時,都沒有心血管疾病,並接受十年的追蹤。
$ X: p q1 H- O2 p. otvb now,tvbnow,bttvb受試者也接受了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測試,如血壓、血糖、體重、發炎指標等,他們也向研究團隊報告自己的身體活動量、遵守地中海飲食的情況與吸菸與否,同時也測量了骨骼肌的質量。
3 d3 {# O5 G, X' r0 _6 c9 @十年後,約有四分之一,即27%的人得了心血管疾病。與骨骼肌質量最低的人相比,骨骼肌質量最高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了81%,校正了教育程度、吸菸與否、地中海飲食、運動習慣等因素後,研究開始之際,愈多肌肉的人,十年後心臟病的風險愈低。
! {6 u! p8 c8 a7 ]2 |' v$ y# m4 B2 J鍛鍊肌肉也能強心臟!下一頁研究揭密:原來這超常見健身動作就有用tvb now,tvbnow,bttvb* s( ~9 a; |; G! n2 R4 J# o' }
雖然,肌肉和心臟病的關連顯著,卻沒有呈現在女性身上。女性肌肉多寡和十年後是否罹患心臟病沒有關連,可能是女性本來就比較少得心臟病。5.39.217.76' W& i8 t! U; Z
但這個研究只呈現了肌肉多寡和往後得心臟病有關,並無法評估隨著時間的推移,肌肉質量的變化如何影響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需要多少肌肉量才得以保護心臟。" |! P7 O9 V# |: W$ ]3 u
此研究的第一作者泰洛羅斯(Stefanos Tyrovolas)對《紐約時報》表示,肌肉纖維的代謝效應,包括更好的血糖控制、更少的發炎反應,可能是原因。而他也認為,肌肉多的人通常也比較多活動和運動,這也幫助了心臟。tvb now,tvbnow,bttvb$ r$ v( ]! B# B8 n0 U1 w
伏地挺身不只能健身,對心臟更有益另一個有趣的研究則從評估心臟健康的方法著手,發現伏地挺身的能力是強大心臟的表現之一,伏地挺身不只能鍛鍊胸肌、三角肌,也對心臟健康有益。; w; z8 f6 s7 }1 v6 b
過去要評估心臟健康,以問卷往往失之主觀,但若以運動心電圖,則要病人在跑步機上跑步監測,耗時費力,醫界一直在尋求更簡便的評估方式。
3 a% F7 z: M* h5.39.217.76伏地挺身竟然可能是心臟健康的指標之一,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Open Network)。
, h) W2 x$ e* K( a& M: y3 Ttvb now,tvbnow,bttvb此研究分析了2000年至2010年一千多名男性消防員的健康數據,並測量伏地挺身的最高次數,並進行運動心電圖測量,然後追蹤十年,由每年健檢觀察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結果發現,一次能做到四十下的男性比只能做十下的人,未來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少96%。# }% I9 I7 O, w" M5 |
這研究是觀察性研究,並不代表做伏地挺身就能保證心臟健康,而且伏地挺身能力也和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MI)有關,也不能作為單一評估心血管疾病的指標。
" A" |- x+ i( c ~; S) d# U4 w5.39.217.76不過這些研究都顯示,維持肌肉量,對心臟比較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 Q: d+ B E# M$ h f%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