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低溫也可能引發致命心律不整!初步辨識危機靠這招

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1-1-22 12:56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2 p. i8 z& |( o7 H0 [1 F' L  c

! S: D4 d% y& v' C- j8 k( y
' m/ L: N! x6 w+ x& ^& }# K5 h公仔箱論壇

( p5 `6 m% b$ D) a1 o5 {5.39.217.76冬天不只要注意血壓高,若時常有頭暈、氣喘的問題,更要小心自己有更致命的心律不整,一旦受到冷天氣的刺激可能就會導致猝死,最近花蓮鐵路警察局花蓮分局就有一名林姓員警突然昏迷,緊急送醫裝葉克膜搶救,醫師研判昏迷原因源自低氣溫引發的致命性心律不整。
8 ]0 r# w* S5 O$ x$ b4 Y! {公仔箱論壇心律不整會產生頭暈、氣喘等症狀,但未必每個患者都有徵兆,所以很多人不自知有心律不整的問題。最近天氣嚴寒,特別容易誘發心臟疾病,在這段期間可「替自己把脈」,初步檢測自己有無心律不整並及早治療,降低猝死風險。+ i' P8 o. o; z8 U" A
頸部著涼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是中風的最大潛藏危機大家都知道冬天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朱新凱特別提醒,民眾在冷天氣中保暖易忽略頸部,而頸動脈遇到冷風吹襲、收縮會造成全身性血管收縮以及交感神經的劇烈反應,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k, d( N  I! ?& ?) K
說到心血管疾病,一般人都知道高血壓的危險性,卻可能忽略心律不整的危害。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陳志鴻表示,除了高血壓會引發中風,心律不整中的「心房顫動」,更是造成中風的最大潛藏危機,全球每年高達300萬人因為心房顫動導致中風,台灣大約每6個腦中風患者之中,就有1個和心房顫動有關。5.39.217.76, e; W$ z3 H; o3 g5 b" @
心房顫動源自心臟中產生訊號的機轉出錯,造成心房每分鐘跳動高達350~500下,間接影響心室跳動的不規律。心房顫動容易導致血液在心臟中凝滯、形成血栓,若血栓隨著動脈流至全身便可能引發動脈栓塞,發生在腦部就可能引起腦中風。
! W: i6 g2 f0 k8 Itvb now,tvbnow,bttvb心律不整跟三高一樣,除非特意測量,否則未必會有症狀、容易忽略。若本身有心律不整的情形,在冬天要特別注意保暖,根據日媒《時事メディカル》(暫譯:時事醫療),國際醫療福祉大學研究所教授前田真治指出,當身體變冷時,交感神經會緊張、血管會收縮以保持體溫恆定,這時血壓會上升,若血壓大幅度上升就可能誘發心律不整,甚至腦中風。, z( |/ E8 g) p  U8 {  A# x
心律不整如何初步警覺?下一頁公開4步驟方法
5 c* O4 W+ c; T6 R1 L9 f5.39.217.76如何知道自己有心律不整?替自己把脈吧!心律不整中,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類型,心房顫動未必有症狀或症狀輕微,容易忽略。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陳適安指出,心悸、頭暈、疲倦、胸悶、喘不過氣等都是心房顫動的常見症狀,但也有部分患者不會出現明顯徵兆,建議平時替自己把脈,檢測脈搏是否規律或過快,以利及早發現。tvb now,tvbnow,bttvb2 S3 H1 r. h- g& o, E6 d4 t2 Z; K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呂鴻基表示,正常人心跳平均每分鐘跳動60~100下,脈搏跳動次數與心臟相同,但若太快或太慢,或不規律就可能是心律不整,民眾可利用「量測脈搏四步驟」,初步檢視自己有沒有心律不整的情形。
5 s# y$ F; ^. i% v2 b4 ^0 \9 R
  • 步驟一、休息5分鐘。
  • 步驟二、手掌朝上。
  • 步驟三、另一手兩指尋找脈搏。
  • 步驟四、量測半分鐘,若脈搏是規則的,乘以2就是一分鐘的脈搏數,若不規則就要測1分鐘。
若1分鐘內心跳超過120下,或脈搏不穩定,就要盡快找專業心臟科醫師診治。) z1 U& e& z1 b3 b& f
若有心律不整,宜修身養性並多補充「鎂」「鉀」若不幸有心律不整的問題,除了就醫、按醫囑治療,根據南投醫院衛教資訊,平時最好遵循以下建議保養身體、修身養性。2 n4 b1 a' T) W5 U5 O; D& l2 v
  • 生活起居要正常,且不要有太重的得失心,盡量維持情緒穩定、放鬆心情,並放慢腳步。
  • 避免菸、酒、濃茶、咖啡等飲品,並且不要濫用減肥藥或興奮劑。
  • 飲食方面要避免高熱量、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
  • 攝取足夠的鎂與鉀,有助於減緩心跳及心肌收縮、改善心搏過速發作。含鎂食物包括豆類、核果類、麥麩;含鉀食物包括香蕉、番石榴、葡萄乾、蘋果、莧菜、海帶、牛肉、鱈魚。
  • 心律不整發作時應立即停下手邊工作,休息是停止發作的最佳方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