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吃太好會養肥「癌細胞」?腫瘤醫生談「餓死」腫瘤的正確打開方式

很多腫瘤患者,不敢吃得太多、太好,擔心吃得太好會養肥「癌細胞」,聽說可以「餓死」腫瘤,就選擇不吃或者少吃。其實,這種做法有點「矯枉過正」,很多腫瘤患者和家屬對腫瘤的「飢餓療法」有很大的認識誤區。關於如何正確「餓死」腫瘤這個問題,我今天來分享一下。5.39.217.76+ h' {" L0 t: ~* l$ h5 b& o( w* z. o

5 I$ D- L0 M8 C+ h4 l4 r8 E' d. ytvb now,tvbnow,bttvb「不吃不喝」真的能餓死腫瘤嗎?  提到「餓死腫瘤」,想起我曾經接診過的一位賁門癌術後的患者,因為堅信「腫瘤可以被餓死」,年過七旬的他,全面忌口,把很多身體必需的營養食物列為「發物」,比如雞蛋、牛肉、雞肉等,每天只吃一些稀飯麵條和蔬菜水果,結果來醫院時,整個人非常虛弱,體重不到50公斤。tvb now,tvbnow,bttvb% V. k" |) {* a9 ?. [
  針對這個患者的情況,我們做了整體的評估,本來術後體重稍微下降是正常的,但是短短几個月內瘦了20多公斤,是營養不良的症狀。癌症患者本來就是營養不良的高危人群,不宜過度忌口,需要及時補充整體能量,尤其是優質蛋白的攝入。# b% X( u- H; d# X
  回歸到問題本身,腫瘤真的可以「餓死」嗎?患者在飢餓的狀態下,腫瘤仍然會從身體獲取養分,並不是攝入少,腫瘤消耗得就少。餓死腫瘤雖然有一定的理論依據,但不是簡單的不吃或者少吃,而是合理的營養搭配,通過減少進食來「餓死腫瘤」的想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9 V" z+ p# e( P) h8 Jtvb now,tvbnow,bttvb& ]- c7 b+ ~0 j& c! R! H# X
如何正確「餓死」腫瘤?  腫瘤細胞的營養來源主要是葡萄糖,即使患者不吃不喝,腫瘤細胞還是會獲取身體的營養、消耗機體能量。腫瘤「飢餓療法」的概念,幾十年前就已經提出過,不是單純地讓病人挨餓,而是通過藥物以及其他治療方法來系統性「餓死腫瘤」。
; m  s; D: [/ {) f: C' F: X  1、調整飲食結構,合理控制體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w7 h: I6 R1 l( L  s% s8 g
  首先,需要糾正一個誤區,就是不吃不喝、過度忌口的方法不可取的。飲食方面,「餓死腫瘤」的合理方法是,根據患者營養狀況、活動量、性別、年齡等情況,來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儘量控制體重,不要過度肥胖或消瘦。0 o/ u" f. W; Y$ }; n8 K
  食物攝入應多樣化,每天適量的穀類食物攝入,多補充優質蛋白,保證充足的礦物質及維生素。化療期間,可以短期節食,低糖高蛋白飲食,尤其是乳腺癌、腸癌患者。
+ v+ V( S  E$ Q9 W+ g2 e5 f
! Z# O7 @" T/ A! D5.39.217.76  2、切斷腫瘤血管通路,抑制癌細胞生長
3 E; ]# V6 l; ]2 I/ \  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一樣,需要吸取人體的營養物質,剝奪葡萄糖,才能生存和生長。而腫瘤細胞的營養輸送主要依靠人體各處大大小小的血管(滋養動脈),如果沒有腫瘤血管,生長速度會變慢很多。
0 T1 s5 ?# P1 N- q1 F7 f  所以,切斷腫瘤血管通路,抑制癌細胞生長,是「餓死腫瘤」的方法之一。這種治療方法的理論,運用到臨床上,可以通過經導管動脈栓塞術,將滋養腫瘤的動脈進行「栓塞」和「截斷」,同時,將化療藥物隨著「栓塞劑」沉澱於腫瘤,起到「長效」消滅腫瘤的作用。
, z. E4 s9 _# p7 F% L( v-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力,系統治療腫瘤
" L" p, K+ y! [  腫瘤的發生與我們自身免疫功能減弱有密切關係,對於腫瘤患者來說,重建自身免疫平衡、提高免疫功能對治療很關鍵。' m2 N( {: {5 o9 x( n
tvb now,tvbnow,bttvb& V% ]4 J' O4 K: Q
  雖然「飢餓療法」幫助了不少癌症晚期的患者延長了生存期,但並不能徹底消除腫瘤細胞,還存在耐藥、不良反應的問題。面對狡猾的腫瘤細胞,凈化腫瘤的微環境,是「餓死腫瘤」的另一種思路,也就是現在逐漸興起的「免疫治療」。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發現並破壞腫瘤,臨床上關於控制腫瘤的免疫應答機制的研究越來越多。tvb now,tvbnow,bttvb; O4 {) Z  u9 l6 n" N" z  g
  總的來說,「餓死腫瘤」屬於綜合性的抗腫瘤方法,也是未來很重要的一個抗癌思路。從「飢餓療法」中衍生出更多新的藥物、新的治療想法,為腫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