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衞台撐港 一場大選雙重價值 台灣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生(港生) - 鍾景全

/ M; z- w; P3 I# s

; ^' Z1 n( i' W$ ]! s8 h& z( I5.39.217.76台灣是次總統大選,與香港區議會選舉質性類似,將反映當地人對前途的關心。但早前總統候選人答問大會,坊間關注的往往是國民黨候選人的浮誇演出,兩黨的政見與過往表態的相距甚遠,只着重呈現「是時候守衞台灣」與「娛樂核心選民」,令答問大會變成娛樂化的綜藝節目,對於中間立場選民與游離票數起不到任何作用,這是因為台灣選民的口味越來越重,還是既成大局不用擔心?
2 A/ L& O* B4 P6 E3 Ntvb now,tvbnow,bttvb
# g6 Q$ `' G; X7 L0 L  ]9 F/ Q事實上,台灣是次大選除了守衞本身民主價值外,更是一場「如何撐港」的表態。對於撐港可分為三種層次,首要也是最困難的仍是具體針對港府、港警與示威者作出實際行動的介入,令香港反送中的局勢走向不同局面。其次是被動地照顧滯台港人,對於「難民法」與「港澳通例」放在議會議程當中,加速其商討和落實的時間,令到港人能找到一口逃生井。其三是基本又簡單的全民投票,以民意表達早前接連發出撐港挺港的口號,促其變成真實。tvb now,tvbnow,bttvb/ b$ N5 ]9 v6 s" p

8 I  R/ R* y( L- ]$ dtvb now,tvbnow,bttvb但「回家投票」這點卻成為近期不同政黨的重要口號,將台灣人以世代為界線劃分出不同的假設立場,在台灣形成一種大選是世代之爭的社會風氣。資料顯示,台灣年輕人上屆投票率低於老年人口22個百分點,這極易產生由老年人口統治的政治局面。台灣民主進程遠勝華人社會其他地區與國家,是甚麼原因令到年輕人的投票率一直低迷,應該是下任政府檢視的主要執政項目,是社會、政治、國際等的氛圍令到年輕人對台灣政府失去信心,還是守衞家園這個話題近期比較熱門而已。下任政府又能否找出老年人積極投票的原因又套用於年輕人身上?兩者之間又是否可以如何操作?9 d" g6 P& E# u0 J# U- K% a

5 \! p" ?2 a( K+ U6 m, rtvb now,tvbnow,bttvb以上都是建基於下任政府仍將重心放回台灣本地之上,假若大選結果是親中立場的候選人執政,香港過往22年的經驗與這半年來反送中的表現便可成台灣人借鏡。香港自個人自由行開放後,大量中國客湧入,當中的最大利益並沒有流入庶民袋中,而是定點購物站背後的中資與半港資企業,其次是衝擊醫療行業,香港雖沒有健保制度,但優秀的醫療人員仍在此面臨數量上的龐大壓力,台灣的健保制度及醫療業又會否加速破產?台灣如不能參考香港一國兩制失敗的例子,只會重走香港的舊路。
& j  v0 T- d! g4 H4 N港台一海之隔還有一票之差5.39.217.767 U: e6 _+ l* c$ [& f; L
香港處於一個時效50年的承諾,迫使香港人急需在共同苦難中誕生出「香港人認同」,在焦慮中茁壯成長,那台灣又是否具相同條件與原因,發起一波如同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民主巨浪,把台灣的赤色滲透沖洗一番,即使是有這個條件,那是否有這個時間趕得上?  w* _" ?/ z1 J% O) {3 `1 l4 O
$ e0 W& J6 p- z5 w3 k3 h- b- @# T
港台之差不單止是一海之隔,還有更現實的是一票之差。香港就是缺少了直接民主制度的一人一票,看到香港區議會選舉即使在困難重重下,仍能得大比數的議席,只要不是建制派別就能勝出,不知台灣人又能否在關鍵時刻盲目又理智地去投票。港人在區議會選舉中表達了我們在爭取甚麼,即一人一票的基本民主政治權利,也示範了我們用何種方式爭取,亦即在有限的選民數量中極其積極的盡公民權力,即創下了香港歷史新高的投票率,盼望台灣人珍惜民主選舉,了解港人缺少和爭取的基本人權。
: z3 z  f) N1 o7 V6 ]7 z7 Itvb now,tvbnow,bttvb" o; L% `, i+ f
鍾景全
8 h0 X; [5 M+ }1 n7 d  x. R' g2 k+ z台灣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生(港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