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世道人生:誰有權維護或破壞法治? - 李怡

) V& |) i6 K9 b/ K- V

- C: j7 f' v6 t4 U7 l  b公仔箱論壇特區政府就近日示威者的暴力衝擊發動連番宣傳攻勢,政府新聞處發佈饒舌歌《青紅皂白 清楚明白》,指「說是和平訴求,變了暴力街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分別發表網誌,批評示威者縱火及破壞,指為破壞法治,塗污法院和辱罵法官是「破壞司法獨立這核心價值」,說維護司法獨立是「每一個市民的責任」。0 e& f5 p( P2 q" T- P
5.39.217.768 Y4 \7 U8 u6 ^0 ?" {  }
街頭破壞,涉及刑毀的犯罪行為,就是破壞法治和司法獨立嗎?維護司法獨立是「每一個市民的責任」嗎?這些高官是真的不知道何為法治呢,還是被政治權力主導了他們的法律常識。
+ e0 v2 \! x# Z; v  ~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2 Q" o% W% C& r; `# I0 g# I& W$ W
許多國家都有街頭暴力,都有刑事毀壞,西方國家有些城市,比如美國的紐約,犯罪率一度很高,黑人區的惡劣程度曾經高到普通人不大敢進入,地鐵犯罪猖獗,但即使在這時期,也沒有人認為紐約不是法治城市,它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有的國家犯罪率超低,比如朝鮮,並沒有人認為它是法治國家,也因為沒有法治而使國際投資卻步。因此,是否有街頭暴力,甚而城市犯罪率高或低,跟是否法治、有沒有司法獨立沒有半毛錢關係。tvb now,tvbnow,bttvb! ~- f8 ]9 Z, r9 \3 J+ X  i
5.39.217.760 [+ L8 x# M- z7 A2 A0 b+ b& D
何謂法治?維基百科的解釋是:法治,即rule of law,是與人治相反之概念。它指以民意授權為前提和基礎立法,以嚴格依法管治國家為核心,以制約權力為關鍵的社會管理機制。tvb now,tvbnow,bttvb7 e9 k( w( p8 L. N
公仔箱論壇! a0 W8 m! ^' o4 g% a, R( f
17世紀英國政治哲學家John Locke對法治原則有經典論述: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個人可以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禁止;但政府不能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許可。
/ l3 }, p6 k, b/ b; z, B! }5.39.217.76
, Y: i! k9 N2 i! `% V為甚麼「個人可以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禁止」呢?因為天賦人權,個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生而為人的自然權利。但人類組成社會就有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約束,比如個人的自由不能以損害他人的自由達致;而人類社會也產生壓制人的自然權利的專權制度。為制約政治權力過度壓制人的自然權利,國際社會就訂下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這兩個國際公約,所列種種權利就是基本人權。《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都確認兩個公約在香港實施。
4 n5 I; N$ Y6 n公仔箱論壇2 g$ \5 F! Z8 {
為甚麼「政府不能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許可」呢?因為法治原則就是要制約掌權者的權力。以新聞自由來說,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防止政府任何部門欺騙人民。政府官員因有權力,因此也就在一定範圍不能有公民所享有的自由,比如牛頭角順嫂都可以評論股市樓市,但政府官員絕沒有言論自由去談論股市或叫人買樓。公仔箱論壇1 v0 B* g: M5 N# d/ U6 A

+ V# T1 s( S4 D( q. `4 Xtvb now,tvbnow,bttvb維護法治不是每一個市民的責任,因為普通市民絕沒有破壞法治的權力。他們若違法,就由執法部門依法處理,這不是破壞法治,更不是破壞司法獨立。2 ]) U$ t$ r/ {. g
* R: p. j/ j% a4 \7 ^6 R8 \
維護法治是掌權者的責任,維護司法獨立更是律政司和法官的責任。政府按政治需要在法律許可範圍以外行使權力,律政司按政治需要選擇性檢控,法官將「愛國」與對權力來源的「忠誠」凌駕司法原則,立下壞案例,都是對法治和司法獨立的破壞。他們有破壞法治和司法獨立的能量,市民沒有。明天續談。
. G6 g6 g2 ^8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D7 s/ |3 L" ~1 l2 R8 o' \& i, @5.39.217.76李怡
返回列表